智慧與道德是共和國的隱形雙翼


      智慧伴随着知识的支撑,但不完全依赖于知识。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知识?因为科学知识是人类的认知结构模式之一,但它并不直接带给人类智慧。知识,是智慧的一种有限的形式存在,它为实现向智慧的超越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起点。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从知识到智慧)的过程。 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智慧层”是说:它是以知识层和情感层的整体综合为基础。苏格拉底说“智慧即德行”;庄子说“强于物而弱于德”,“强于物”,是指科学知识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弱于德”是指科学不能提升人生境界和道德理想。也就是不能让人向内求。但人类恰恰又需要更多的内在价值。这就是展开形而上思考的基础条件。在熊十力看来,科学的有限性,不仅在于它不能作为哲学的方法,还在于它不能提升道德境界,熊十力认为,道家反知归玄,佛家反知观空,虽各有偏,但将智慧与知识加以区分确有必要。 

现在,国家的结构调整战略规划,主要的“内力”驱动应该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自上而下的道德形上思路。取得的效果大家是可以看得到的。采取基于实践的自下而上的智慧形上思路行不行?我看行,因为两者都倾力于现世中践履的贯彻。在实践基础上的动态认识和动态调适的过程,应该能够保证个体和整体理想的现实可操作性。对于困难和问题,如果是可以解决的话,一定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用智慧去解决。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内在价值(智慧)。虽然TA一般摸不到、看不见,但始终存在着。当然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相反,我们应使用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使我们更智慧!要是能够把中国智慧打造成解决人类问题的品牌,就不愁世界为什么要是平的!

在过去许多年,笛卡尔的《方法论》提出一些经世致用的方法,对西方人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影响。科学主义思潮源于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把哲学比喻是一棵树,但西方思想在笛卡尔之前,哲学上跟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学说大体一致。但天人合一所强调的是整体协调论。因此可以说这棵树的根,应该回归到智慧与道德。舍本逐末又怎么找到建设美好社会结构的方法论呢?著名哲学家、教授冯契先生认为:在哲学史上,道家重“破”,“破”即利用人类智慧来打破知识经验的限制,只有“破”才能超越名言之域,使绝对、无限凸显出来。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历史“推波助澜”的主要动力。 破,就是为了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就是要冲突思想的牢笼,发扬敢想、敢闯,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突破的探索精神。假设一种科学理论一经提出便招致批评,说明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招致的批评越是猛烈,说明这个理论的价值越大。与西方纯粹的理论科学相比,天人合一(中国智慧)容易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这是200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曾经辉煌于世界的重要原因。近200年,中国自然科学不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天人合一的错,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官本位的依附关系,限制扼杀了人的创新力和创业精神。缺乏创业自由,创新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精神,科学发展将缺乏内在灵魂。

人类需要智慧,人类更需要智慧管理。智慧管理比知识管理难度大是因为。第一,它需要通过整合掌握知识的智慧资源(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带动创业实践和再实践,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第二,通过智本运营带动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带动产品/服务运营。使得企业和价值关联方的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称。从而摆脱人造系统(如传统经济体系)的失灵和困境,消饵经济危机的根源,达到社会结构协调的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辩证唯物主义这面大旗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使我们过度看中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而忽视实践智慧,这已成为阻碍将智慧转化为生产力的绊脚石。这是不及形上的地方。事实上,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服务众人。我们需要在实践智慧的基础上去收集实证数据。问题是现在的资本,许多都不信这个。高盛懂,但它不“善良”,为什么说他懂?因为高盛总是说:“纵然不确定但并非不可预知”。为什么说他“不善良”?因为高盛的业务原则是把“为股东带来优越的回报”放在优先位置。这也是资本圈为什么很少关注早期项目的主因!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支持创业也要解放思想。“实践智慧”就是一种解放思想。我们预测:未来创业者的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虚实结合”(智识合一)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是实践的基础,但科学技术不能等同于实践!在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你的企业是否有激发出“实践智慧”的能力。你知道客户认为的“好”是什么吗?能通过“场”与企业中的其他人共享这种认识吗?你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商业本质吗?……归根到底,实践智慧引领着企业的知识创造。《人类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无止尽的,在拥有足够的面包之后,其他需求便接踵而至。”因此,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必定建立在不断满足公众合理需求的能力基础之上。我们讲“德”,事实上也就是有体察公众需求的责任心而已。职业经理人应该用这样的“善”:让普通人做不普通的事情得以发生。

另据专业机构统计:每100万家新创公司当中,最终只有6家能顺利上市。即使公司上市,在一个阶段可能会得到市场的追捧,但未必就能说明TA可以基业长青。这说明新创公司不一定要把目标定位在上市上,只要能够持续满足顾客需求,就一定可以基业长青。德国有许多企业虽说没有上市,但他们品牌意识很强,都做成了百年老店。因此,越是前景不明晰,越是要具备前瞻型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一种实践智慧。坚持调结构需要大智慧对组织进行周密部署。作好准备工作。但目前,中国企业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状况与我们认为会成功“跃龙门”所需的远见、能力、技术、韧性、人才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危机中寻找创新之路,培育新的流程;一些卓越企业比如:海尔、万科、方太已经将创新扩展到了组织结构、商业流程、文化体制、品牌营销等各方面,以期通过多种创新,用智慧之火点燃“抗寒”信心,在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增强资源优化调配力度、扩大国内外品牌影响力。

各种迹象表明,地球正逐步迈进智慧时代。智慧将超越物质资源和知识而成为各国政经不可或缺的第一资源。因此,员工努力工作才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关键所在。如今在有的企业,几乎所有股东都是员工。这就把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那么客户利益和股工利益孰先孰后呢?德鲁克认为客户利益永远是第一位。资本主义认为股东利益第一位。企业基业长青,惟有同时平衡兼顾各方利益。这一前提下,构建一种能激发创造型人力资源自觉自愿行为、让“资本服务于人力”的新经营制度,把无从观察的创造力成本及收益等计算,都交给创造者去完成,一改传统雇佣关系。但创业者当有财务的充足支持!让每个地区都有一支智慧型创业投资队伍,这很重要。得到支持的创业公司应严格执行《新劳动合同法》,全方位保证员工权益不受侵犯。根据本人近年来的观察,获得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的创业企业,《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效果比其他企业要好。 这不是“善”的体现,也是为了企业能够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公司才会具备凝聚力和后发之力。更容易让一线员工的地头力得以彰显。

美国、英国为什么强大?因为欧美一贯重视营造适合智慧型人才发展的环境,在全球范围网罗人才、汇集智慧。他们的经济发达真正依靠的不是汽车、钢铁。而是靠人的智慧。他们通过先进的管理工具。开挖、提炼、凝聚智慧资源, 将之加工制成附加值极高的智慧型产品,辐射输出。在美国,许多重要产业都是从创造者的“头脑里长出来的”。我国要实现结构调整,必须依靠智慧型人才发展智慧型企业及由于智慧型企业所带来的智慧产业的发展。赶欧超美的目标要实现,如果不再这方面下功夫,还能在什么地方下功夫呢?新加坡,那么一个小国家。竟然鲜明提出“智慧国”的建设目标。明确地把“智慧”定为国家形象。这是一项很高层次的国家战略卡位和总体规划。因为只有智慧产业起来了,其他各个产业联动着也就相应的提升和转型了。这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中国实体经济为什么转型的障碍这么大?原因的关键点就在于此。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就是朝着这个方向正在努力。

电影《白银帝国》开篇里说“天地真大,人真小,人该如何自处?”话剧《立秋》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这一问一答,不正是渗透着“大义参天”的丰富内涵吗?怪不得天成元的掌门时常把“做生意不过就是做人”这句话挂在嘴边;日升昌的生意得以做大,并实现“汇通天下”的远大抱负同样离不开“大义参天”这条道德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宣扬道德的股权文化,而不是鼓励去股市“赌博”。《华尔街日报》近日载文指出,中国股市可能存在大量投机者,低利率允许甚至是鼓励通过借贷对股市进行短期投资。这是不对的。国家应予以修正,回归支持创业的基本面,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的,政府的确应创造一个对所有人都是一样公平的市场机会(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给创业者创造更自由、更创新、更公平的发展环境),这就象天道一样(天道无亲),要不要找机会,关键在于当事人。也就是说,当事人的创业精神决定创业机会的发掘与实现。不具创业精神的人,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没有成为创业家的企图和野心,机会对于他们是不具有意义。

什么时候创办企业、小企业融资首先想到去股权融资,而不是去银行或地下钱庄借钱,那才能说股权文化普及到位了。如何才能更好的普及?这需要掺一些“中国智慧”进去。但智慧是道德的。邪恶的“智慧”只能说是狡黠。知识是事实的,无所谓善和恶。坏人可以利用知识去做坏事。好人更可以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但没有道德,不辨善恶,即使再有知识,也不能称其为“得智慧”。有时,我们为了达到某些有益于社会和谐的、或者相对正面的目标,必须做某些程度的牺牲,且应使用一点点硬手段。但硬手段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动机有善恶之分。如果动机是好的,但方法也许有时会让某些人感到不爽,或者不快乐,我们就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事情的对错,当视动机而定。比方,有的创业者开发网游就是为了赚大钱,这样的项目大可不必踊跃支持。死不足惜!改变分配格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让先富起来的人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橄榄型社会。政府应立即停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无限制输血、无限制发放补贴,并从它们的销售收入中提取资金用于支持平民创业。虽然从政治角度来说,政府采取这样的举动肯定有难度。但毕竟他们属于党组织领导。这个组织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另外,这样做还可以减少财政赤字。减少挤占私人投资的政府财政赤字。

近日,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CPI、PPI连续负增长就是因消费不足引起。中国的就业形势已经是相当严峻。就业率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长才能拉动内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上去了,房市股市繁荣了,但这并不能转化成老百姓的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支持创业、走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道路。因为劳动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如果连基本权利都无法满足,连就业都解决不了,那就不是硬道理了。当前中国,诚心诚意支持劳动者创业的政权才真正具有正当性。才是“道德中国”的践行者。正如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因为金融服务不仅仅是盈利,投资收益不能代表一切。一个伟大的经济组织不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是竭尽全力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中国需要惠及民生的人文金融(科学主义侧重于技术层面,若无人文主义相配合与融汇,不可能长久与真正为人所享)。中国真的需要服务于收入在金字塔底层的创业者,因为他们也有创业梦,他们占大多数。如果这个社会问题不解决,就是个大问题。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调整社会贫富差距。可以作这样一种假设,假如物价不动,人们的工资收入也不变,社会将是怎样?有钱的永远有钱,无钱的永远贫困,特别是年青人很难翻身。可年青人是社会生产力,他们没有前途,失去了动力,社会又怎么发展?什么时候能把创业投资事业上升到解放人的高度,而不是以去创业板高价套现为主要目的,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机制优势,化解社会深层次矛盾。

下一个30年,第一阶段的核心目标就是调结构。这需要两个基本理念做指导:第一是在“新重农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第二是在全民创业理念指导下的微观企业、民本创业经济大发展,进而提高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智慧产业结构性比重,从而提高第三产业的品质和地位。这一切必将成为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政治结构转型的战略性布局。基于以上,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尽快成立中国人民创业战略指导委员会,在地方设立分部,做好财税金融、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创业文化及社会氛围总动员,为全民创业提供立体化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出一批一流的服务型政府。发行地方债其实是可行的,因为地方债的发行也可以解放生产力。不能因为可能存在贪污就废止了。大家知道腐败的结构性根源是什么吗?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胡鞍钢认为集中体现为两个不对称性:一是权力不对称性,指的是公共权力和制约、监督公共权力的力量的不对称性;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指的是由于腐败隐秘、敏感特性而造成的腐败者和反腐败机构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对称性。权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导致腐败。因此,反腐败机构的工作可以总结归纳为要解决这两个不对称性问题。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毛寿龙也认为监督制度的最大问题是,监督和被监督方往往缺乏力量上的对称性,监督软弱,其效力往往取决于被监督方的主动接受。监督制度的完善,关键是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给监督方以力量,才是根本。发行地方债,首先要明确地方债应该首先用在啥地方,或者说最先让谁用?如果这笔钱能够绝大部分用到支持创业创新方面上,其威力和效能不可估量。谁最愿意出于公心的组织平民积极创业,就让谁先用吧。让他们带领智慧型人才积极参与这场大规模协作,组合当地群众地头力,师法正确方法论,以及用精神力量做支撑。

毛泽东认为“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才能懂得。”钱学森认为“智慧是一种整体性的品质”。中国人自古就是用整体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国智慧,有很大的挖掘潜力,这需要为中国智慧酝造生长的土壤。许多科学家认为:情境的创设对于智慧的生长尤为重要。明清以前的中国辉煌于世界的主因,就是那时的情境适合中国智慧生长。有人说:中国人本身就缺乏创新能力!。如果你领着他到故宫博物院走一圈,那些中国历代王朝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可以证明他的说法就完全没有说服力。不仅要去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要带他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去走走,这些都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不要一提古代,都说中国古代社会根本不谈人权。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据史书《战国策》记载:纵横家的代表张仪原先只是个很有智慧的平民,后以连横之说取得秦国的信任,从平民一跃而为秦国的丞相,这在几千年前的那个时期是不可想象的。那真是一个“布衣驰骋”的年代啊。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文明似乎还不如以前先进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是体现“以中国人智慧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就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给以总结和归纳,将几千年来灿烂的中国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融汇惯合。抛开这些谈马克思,可能就是抛了锚的马克思。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民族智慧,民族道德精神力量。这就像风筝的双翼。如果科学技术是重要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放飞“风筝”吧。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其中软翅风筝为运用软翅结构,不仅可以作成飞乌或昆虫的翅膀,还能做成神仙人物身边飘浮的云,或武士背后飘洒的旗子。民间“放风筝”还寓意着“放晦气”,可以“把病根都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