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朱海伦的民恨除之民想予之


于朱海伦的民恨除之民想予之

李华新

新任乌鲁木齐市市委书记朱海仑在全市干部大会上表示,要在困难面前勇于进取,在责任面前敢于担当,始终把“民所恨,除之;民所想,予之”作为座右铭和行为准则,动员一切力量,维护全市的社会稳定。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6日电5日

新任乌鲁木齐的市委书记的亮相是高调的,对于“民所恨,除之;民所想,予之”作为座右铭和行为准则。而且是始终贯彻始终,这样的一个工作思路没有错。因为现在的新疆的社会稳定,已经是上升到一个国家安危大局的地步来对待的大事情。

在7.5 事件之后,对于犯罪分子的严惩这一阶段好像的有些犹豫,而疆独分子并没有因此而收敛自己的暴行,于是便又出现了今日的针刺群众案件。现在更具最新的消息,已经对针刺案件中的犯罪分子的定罪有了具体的量刑标准。因此可以感到在涉及到危机国家安危和国家统一问题的问题上,是容不得有姑息和侥幸心理的。因为从7.5事件中的暴徒的凶残的行径中,善良的人们应该警醒,这些暴徒不管是受蒙蔽还是本身就是一些仇视社会的分裂分子,他对自己的民族兄弟姊妹如此大大出手,实际上已经暴露出来自己穷凶极恶的本性,对于这些人的制裁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不能允许的。

朱海仑书记的高调亮相,并非是他个人的执政风格,而是面对乌鲁木齐当下的社会局势,作为政府必须出手的一个态度,市委目前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带领各级各族干部维护好全市社会稳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落实好稳控局势的各项有效措施,一定要为全市各族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依法严惩“7·5”事件的犯罪分子和针刺群众案件的犯罪分子,尽快给市民一个交待,让群众满意。

这个满意的交代是为了广大新疆各族百姓的,9月6日为依法严厉打击针刺伤害群众等犯罪活动,保护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针刺伤害群众等犯罪活动的通告”。通告说,对于正在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或者正在被追捕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至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于借机滋事、从事打砸、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不分民族、性别、身份、宗教信仰,一律依法惩处。

应该说这个态度要是早一些发布的话,那针刺案件也许会被遏制,我们现在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我们越是忍让,越是用所谓的宽柔的政策,那些分裂分子也是不会就此罢手的,因为现在热比亚在境外的分裂活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严正态度而有所收敛,在近日,这位曾经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致富的女人出尔反尔的,已经不是那个在出狱时信誓旦旦的人。她是不会改变与中国为敌立场的,前些时候,她子女的规劝一点作用不会起,她也不会自觉放弃自己的立场。在搅局澳大利亚的电影节之后,现在又要去台湾的高雄放映自己的纪录片。面对愈演愈烈的分裂行径,我们必须通过有利的铁腕手段,严惩这些犯罪分子,而不必去听那些所谓的鼓噪。我们依法行驶法律的尊严,维护国家的统一,引发理直气壮,不要有什么顾忌。

而对于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问题,以及如何考虑到民族宗教问题,如何进行适度调整,现在不是进行调整的时候,而如何使现行的民族政策有调整,则是一个涉及到国本和民生的大问题,也是不可草率行事的。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家家户户,化解矛盾,稳定情绪,安定人心,赢得民心。相信新疆的干部群众一定会同舟共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朱海伦也提到了作为领导的担当精神,而且只有具有了这种担当精神,才能不负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济南 李华新)二○○九年九月七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