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是谁?
○许石林
今天读报读到这样一段:被称为“史上最牛献礼片”的《建国大业》集中了172位演员,其中一线明星就有83个,许多明星愿意零片酬来演配角,这和总导演和总制片人韩三平本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绝对分不开。(《南方都市报》)
作为中国电影界的大佬,韩三平策划了《无极》、《赤壁》等大片,又职掌着中国电影的垄断寡头——中影集团。当今中国电影,实际上应该叫做“韩三平电影”才更准确。在“极度现实而虚矫的娱乐界”(李敖语),入了韩三平的围,就等于入了电影的围,那些所谓明星,能不上赶着零片酬地去?韩三平是不屑开口,他要是说一声让演员带着钱来演戏,都有人上赶着!不止娱乐界,很多人都有这种趋附的热情:那一回偶遇网络红人某先生,他有意无意透露出即将为韩三平写电影,还让我们保密——韩三平看中的就是他的网络人气,要用一部电影将他经营的网络人气直接兑换成电影票房。该红人投奔韩三平的喜悦、被韩三平赏识的喜悦溢于言表。
有人提着猪头还找不着庙门呢,这会儿庙门正开着,还不赶紧去?——别说什么为了祖国大庆啥地,就是真的为了祖国那啥,也别说!因为你可以在平时为祖国多那啥,为啥非要在这时候那啥,这时候应该为祖国那啥,必须为祖国那啥!但别这么说,一说就好像别人没为祖国那啥一样。农民在为祖国种地、工人在为祖国炼钢、学生为祖国学习、商店为祖国卖货,消费者为祖国买货……谁不为祖国?为啥偏偏要这时候特别说为祖国?心里真正认为祖国神圣,就对祖国那啥的时候别挂相,着了相的那啥就不真实、不真诚。
用娱乐片的路子拍这种习惯上被认为是严肃的献礼片,是韩三平对电影的最大突破。这种类似玩儿票的、轻松娱乐的方式,只有在过去的梨园行里出现过,每到年底封箱,梨园界还想唱戏,就用这种反串的方式玩儿。人们看这种戏,与平常看戏的心态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此时看戏,是为了参与到演员的玩儿当中。韩三平玩儿的这部《建国大业》,就有了这种同样的效果。可以想像,影院的笑声、善意的笑声是不断的,电影效果也是不错的,票房也是大大地看好的。
韩三平是不是电影出身?应该是吧?他以往拍过啥片儿呢?我都不了解。从此,我应该记住韩三平,就是那个玩儿《建国大业》的导演!
再说那些“极度现实而虚矫”的明星,真的是投奔韩三平去了?韩三平真的如没脑的记者所写的那样: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看到这儿有人肯定笑了:假设韩三平不职掌中影集团了,他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绝对影响力和号召力?答案还用说吗?
在中国,许多人的所谓影响力和号召力,就是他屁股底下的那块地盘,人们对他客气和礼敬,不全是冲着他本人去的,更多的是冲着他屁股底下的地盘去的。离开了那块地盘,他啥也不是!
所以,民间有话:不是你狗厉害,是拴狗的链子粗。
其实,这里头的事儿,是个发育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
我准备去看《建国大业》,这是一部属于韩三平玩儿理念的大片,我要去捧一次微不足道的场。
这部片子的伟大意义,今后会显现出来,片子的运作方式是片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