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里冒出两所黄埔军校


互联网里冒出两所黄埔军校

文/陈永东

 

  黄埔军校那叫那个“牛”,曾经接着了多少军事人才。所以,互联网行业也把这样的句号端了出来,突然间就冒出两所黄埔军校,有的是自封的,有的别人捧的。不过,从互联网人才培养及推动我国创业市场而言,只要货真价实,多点黄埔军校也是好事。

  一、黄埔军校1分校:阿里学院

  最近,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兼阿里学院总经理邓康明说:“我们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黄埔军校,将搭建起大学生和全球小企业的人才直通车,把大学生打造成‘新商业人才’输送到企业,从而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小企业的人才缺口。”

  这应该是自封的互联网行业“黄埔军校”,不过敢自封,也算有些自信吧。我想,主要还是看他们能赶干点啥,阿里巴巴之所以这样讲,是为了推广9月11日至13日在杭州将举办的“网货交易会”。

  既然阿里自封为互联网行业“黄埔军校”,我就把它称为黄埔军校1分校。他们推出的是所谓的“新商业人才”,我看是对过去“电子商务人才”换个了叫法。不过,该分校的“招生广告”是,目前企业间电子商务业务人员收入普遍高于传统行业,月平均收入水平为6800元,将成为十大高收入人群之一。

  二、黄埔军校2分校:创新工场

  黄埔军校2分校是最近由刚从谷歌中国离职的李开复创建的“创新工场”。这不是他们自封的,而是一些媒体发给创新工场的,或者是捧出来的,毕竟有李开复的名气及其他企业的加盟,最近一段时间已经炒得热火朝天。

  陈永东曾经在博客里分析过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曾提到的公式:青年+自由+透明+新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的奇迹。并且,陈永东曾估计李开复将推出的创业领域有五大方面:开设网上店铺、充分网络威客、数码设备维修与培训、移动互联网商务、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从后来开复所公布的信息看,与陈永东的估计基本不谋而合。

  李开复“创新工场”的首期“招生流程”与“教学模式”是:首先招聘110名员工,并在3-5个月内从这些员工提出的创意中筛选出20个组建项目,根据这20个项目的需要,李开复会采用教练式的新方式,按照最佳创业者、工程师、创业团队成员等角色组合员工,推动这些创意项目成型,李开复或会以亲自出任CEO的方式协助这些创业团队,并经过6-9个月的内部孵化,最后PK出5个项目成立子公司进行独立运作,然后为他们寻找后续的风险投资,独立运营直到上市。

  三、培养人才促创业:别玩虚的

  陈永东认为,我国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调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能用互联网之力解决就业问题,并促进创业市场,这无疑是一条光明之路。至于是不是阿里领衔,还是李开复领军,以及叫不叫“黄埔军校”都不是很重要,但肯定得有人去做。

  叫什么名号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玩虚的,得货真价实,让想创业的人能创得了业,能够尝到一套较完整的创业能力。同时,要让创业者学会用时变时新的思路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例如,对于网上开店,就应该让创业者学会一套完整的网店开设、运营、营销的操作技巧,并选择那些很少有人涉足的“蓝海”市场。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李开复的所谓“黄埔军校”,还是今后其他新涌现的类似的创业平台,都不应该离开这一基本宗旨。

  如果要让我提什么意见的话,我要说请各位不要总拿“黄埔军校”这么大的句号往人家身上套(或自己往上套),因为这一套,对于许多潜在的创业青年而言,太大的名号会让他们觉得“高攀”不上。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互联网行业“黄埔军校”的涌现,总体上是好事。毕竟,许多有潜力的人需要通过一些训练、激发才能变成“人才”。应该相信,向来聪明的中国人应该有许多可塑之才,那么就多点类似的创业促进平台吧,但不一定要搞“黄埔军校”这么大的头衔。(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