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这样


回家。。。

秋风已入庭树。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吹落眼前花,自古多悲凉的季节。

一首深情的歌,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是因为它道出了心声。我就是这样的人,高兴地 时候感觉风含情水含笑,不高兴的时候全世界都是敌人。

休息几日不无收获,看了本散文,贾平凹主编。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我为了不再过得稀里糊涂,虽然不至于会突然聪明起来,但至少算是一种出路。

回家是件幸福的事,爸爸一早起来就下厨,扫尽几日的疲倦。说起爸爸我就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跟朋友讲我爸爸怎样怎样,他回应我时反问你父亲啊。我愕然,发觉父亲和爸爸的不同来。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从13岁开始就改妈妈叫母亲,在他眼中,母亲含有更多的尊重。也许是习惯,也许也是因为有更深的寓意,我一直叫爸爸妈妈,我是想永远生活在他们的羽翼下,我想永远和他们亲近,像个小孩子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还有撒娇的权利。尽管还拖着不想长大的尾巴,但是已经不可避免的踏入大龄待婚的剩女行列了。说起这些,我就想笑。有一次在火车上旁边坐着一个85年读博二的男生,说现在过滤剩下一批8085之间的剩女,我笑爆了告诉他我就是其中一个。从那时候起,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真正的定位。

爱和诺言。。。

爱是包容,爱是放手,爱是成全。两个人是幸福,一个人是快乐。幸福是因为甜蜜,快乐是因为自由。笑容是不是可以每天都挂在脸上,在于心的选择。与其抱怨两个人的干戈无奈,不如各自放手寻找一个人的自由快乐;与其哀叹一个人的寂寞难耐,不如打开心扉放手去爱。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的通病,珍惜眼前拥有才能知足常乐。

我很敬佩父母那一辈人,他们大多是相濡以沫携手到老的。我的母亲也经常会向我们抱怨父亲身子懒,什么事都要她操心。有时候我也会打趣地反问她,那你跟他急啊,我们都长大了,你们可以各过各的。妈妈就会很认真的瞪我一眼:看你说的什么话,能让的就让呗,我要不让哪有你们的今天。很多哲理都是隐含在生活里。时下的我们在谈论爱情,爱情的天敌,是时间和岁月。爱情要战胜时间和岁月,靠的是温情而不是激情,需要的是宽容而不是占有,是忍让而不是要求。不是时间摧残了爱情,是我们自己经不住考验。一个男人说:“不是我的诺言不兑现,而是时间和环境变的太快,出乎我的意料。”随时可以改变的那些不是诺言,是对策。张小娴有句话:“诺言是我答应过你的事,即使时间、环境、所有客观的因素都改变,我依然会付诸实施。”

人都会变,所以有人不要永久。闻一多先生诗里说:“只是你要说什么海枯、什么石烂……那变美得死我。这一口气的功夫还不够我陶醉的?还说什么永久?”说永远去爱一个人,尤其是说要像此刻一般的去爱一个人,只可以是美丽的谎言。

没有永远,也没有永恒的诺言,不仅仅是爱情这个东西,有的必须去虔诚的信仰,有的就像那些老照片都收藏起来吧。

眼泪。。。

女人是水做的。女孩子都善哭,眼泪是女人独有的柔软剂。有时候哭不是一种手段,因为它确实解决不了问题,它只作为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是内心波涛汹涌的外在表现。哭了,可能不需要你说多少话,做多少事,只需要你一个理解的拥抱和怜爱的轻抚。大多数女人哭过之后都会后悔,但是眼睛一旦湿润那闸就关不掉,所以不能轻易惹女人哭,否则总要有人收拾残局。

哭,有很多原因。为自己,委屈,感动;为爱人,心疼,无奈。总是那些让人内心颤动的东西才能让唤醒眼泪,其实谁也不想哭,谁也不想摆出一副哭丧的脸。眼泪是不是真的能流干。至今有人说,有没有恣意的眼泪竟是衡量女人老不老娇贵不娇贵的试金石。原来,因为青春所以才有眼泪,等到水分被榨干之后,倒吞的眼泪大概都不可能有。这样讲来,我们倒是更应该珍惜能哭的好时节,给青春留下点甜甜涩涩的痕迹。

其实,不流泪的女人,坚强有韧性,能撑得起的自己的天空。但世界旦不能缺少流泪的女人,否则就残缺不完整。

做头

不知道,是因为心情不好,才想去换个发型,还是换了个发型,才导致心情改变。总之,它们之间似乎有些联系。

做头是女人优雅生活的一个细节。作家刘心武所说:这关乎到她们的身份、她们的尊严、她们昔日的荣耀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极致的情况下,甚至关乎到她们的生死存亡。似乎女人每做一次头,就像是赌博,做的好与不好,都势必影响着她们的心情。

不同的发型,展示给旁人不同的感觉,也带给自己不同的心情。之前的期待引致之后的心境,这种感觉就像是对爱情做赌。赌的对与不对,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收藏-----只因为年轻啊  (张晓风)

----

     小说课上,正讲着小说,我停下来发问:

    “爱的反面是什么?

    “恨?”

     我环顾教室,心里暗叹,只因为年轻啊,我放下书说:

     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呢,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50年,你70岁,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对方定定地看着你说:

   ***,我恨你!”

     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50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当时你走过去说:

   ***,还认得我吗?”

     对方愣愣地呆望着你说:

    “啊,有点面熟,您贵姓?”

     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大概想象中的那场面太滑稽、太尴尬了吧?

    “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罢的学生能听得进结论吗?——只因为太年轻啊,爱和恨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一个字吗?

受创

 来采访的的学生在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问道:

“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腻,并且总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是容易受伤,对不对?那怎么办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啊。有些问题,如多要问,就应该去问岁月;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我忽然笑起来,几乎有点轻佻的口气: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你非要把自己保卫得好好的吗?”

人生在世,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知道内伤,哪能一点伤害不受呢?如果爱和关怀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就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的手掌吗?

小女孩,只因为年轻,只因为一身光灿晶润的肌肤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撞,就害怕受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