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散文心情


  

  有人说,青年是诗,中年是小说,老年是散文。我赞成这个观点。年轻人踌躇满志、激情满怀,对未来充满着梦想和憧憬,正如同一首诗;中年人渐渐明了人世,为生存、为家庭奔波,生活不得不被琐碎的柴米油盐充斥,如小说般写实;老年人尝遍沧桑五味,历经艰难坎坷,终能谈笑淡定,如散文般闲逸。

  我年轻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散文,没有诗歌那样动人心弦的语言,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情节,平平淡淡、拖拖沓沓。可是50岁以后自己写的最多的却是散文,当然这也说明自己老得很快,至少是在心态上。现在退休了,再也不用前怕狼后怕虎了,可以说说真话了。因为散文就是属于真话的。过去在工作岗位上,有许多真话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到了老年,“解放”了、随便了(当然是不能突破底线的),想说就赶紧说,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日子过得飞快,特别是过了60以后,日子更是加速飞行。想想过去每年的大年三十夜,我们一家人都要与我的父母一起吃饭,共度除夕。可是8年前父母都走了,我和老伴现在就只能和儿女们吃年夜饭了。望着父母的遗像,不禁悲从心来,让人唏嘘不已。父母没有了,人生就缺失了许多,就会有不少的遗憾。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父母是一道墙,父母这道墙倒了以后,挡在最外面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了,我们也就老了。对这话深有体会。

  过去父母在时,每到双休日,我都要去看一看,陪父母吃顿饭,唠唠嗑。我现在退休了,天天都是休息日,可又没地方去了。偶尔看到父母过去的住处,心中只有无尽的失落和痛苦的回忆。而现在的我也只有写些散文来抒发情怀,一吐深藏在心中的喜怒哀乐。作为一个60多岁的人,我经常睡醒了,发现自己在梦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应该算是思念吧。“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似乎这是写爱情的。其实,老年人在晚年对爱情多半都淡漠了,一直平平淡淡的心态,开始反复出现远去的岁月、难忘的往事、难舍的亲情……

  多次在梦里我回到了辽西农村,自己出生的土平房,可是那里早已经拆得面目全非,再也看不到房前的小溪、窗前的桃树、屋后的菜园……我想见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想见我上学时的第一位老师……面对“物是人非”的情景,我又一次地领悟了“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的叹息。是啊,老年人的散文无法构思,写到哪里算到哪里,一旦辍笔,就是文章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