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新期待是来年能兑现一笔欢喜的流水


新年的新期待是来年兑现一笔欢喜的流水

李华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只是胡锦涛书记新年献辞的话,对于已经走过的2009,人们的记忆很深,人们应该得到的不仅只是一次对一揽子计划已经达到的预期目标的具体感觉,当这一感觉用民生来衡量的时候,人们会发现,2010 的任务将会是更为艰巨。

   “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笔者以为,任何对于2010 的描述,基本在总书记的这段论述中都已经涉及到了,而且是很精辟和非常全面了。而对于民生的期待,2009经过了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了更切实的感触和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时不我待,中国还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紧紧抓住时机加快发展,通过这次世界气候会议,我们在哥本哈根所得到的感触会更为深刻,因为当面对发达国家咄咄逼人的架势时,我们不能只是愤慨,不能只是抱怨,因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盘棋上,落后不仅是要挨打的问题,不仅是没有发言权,或是即使发了言,也不会引起反响的问题,而是我们无法与发达国家比肩,并且拥有一个真正的具有大国责任的事情。

   2009,一部《蜗居》使得人们对于当下的社会中的房价问题感到从来没有过多压力,也是从来不曾感到民生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改善的事情,其实是最简单的,确实最难办到的事情。因此,看看2009 的民生问题解决的如何,一个房价似乎也是很能让人体会其中个味的。

民生乃是群众利益所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改善民生,就是造福千家万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有份工作,有份收入,有基本社会保障,衣食起码无忧。再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买得起房,无衣食、住房之忧、无失业之忧,便是基于2009年的生活体验而对新一年寄予的现实期待。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省,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就是要力争使得百姓的荷包鼓起来,而如何使得百姓的荷包鼓,则是需要不断地对民生问题,予以认真的考虑并且出台具体惠民措施。

比如,在发展民营经济时,广东韶关的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做法,就是很值得肯定的,把土地厂房建好,民营企业用低廉借个租赁的方式进园租赁经营;比如沿海一些省区采取措施主动为一些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使得一些企业在面对一些国家的垄断时,即使解决流动资金的不足,使得一些企业迅速拿到订单,从而使得企业起死回生等等做法。都是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因此说不管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还是减缓通涨压力,保持物价平稳等等具体的问题,不是政府空话大话,就可以凭借粗嗓门大喉咙的喊山,就可以解决了。它需要切实的措施,需要对路的发展思路,更需要有创新的意识,能够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目标是具体的,也是通俗的,但是实现它却不是简单的事情,就说一个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无数个学生,无数个家庭挥之不去的心头阴影,而再加上住房、医疗保险,这些关乎人的生存度的问题,关乎幸福指数的问题,哪一个事情都是不拍拍胸脯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面对如此艰巨和复杂度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个拥有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普通百姓,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我们在国家做了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华儿女热血青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奋和责任,是增加和缩水了,或是就是因为一个蜗居的故事,就使得我们放弃了所有的奋斗和进取的精神。是的,人人都需要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需要自己的温暖的小屋、需要有一个可以养活家人孝敬父母的薪水,可是,21世纪的年轻人,似乎是更需要有一个报效祖国的胸怀和能够脚踏实地工作的信念,因为幸福不是坐等而来的,美好的生活也不是有了盼望就可以得到的。需要上下同心,需要坚持忍耐、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办法和勇气。

只是,笔者在想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即将开始的2010 和在明年的今天2010结束的时候,不仅是国家,还有自己都需要国家满意、自己满意的一份欢喜流水清单。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