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三洋电机,Panasonic转型环境革新企业


收购三洋电机Panasonic转型环境革新企业

日前,围绕Panasonic(原松下电器产业,以下简称:松下)公司完成对三洋电机TOB收购,引发的讨论不仅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越久越热”的趋势。尤其是对并购后三洋电机品牌及白电等重合业务是否保留,合并后整合重组过程中是否能够取得协同效应的最大化等问题,均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091231松下公司对外发布,将公司主营业务从等离子电视等数字家电,调整到以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作为支柱产业的环境能源领域。并同时公布了到2015年度,环境能源产业销售额提高2倍以上,超过数字家电,达到4兆日元规模的中长期经营计划。

  此前,该公司发布的收购完成公告,副标题便是:《目标成为2018年电子行业世界NO.1的「环境革新企业」》。简单而言,就是到2018年松下公司创业100周年之际,将公司打造为全球第一的环境革新企业。而2015计划则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重要一环”。

“去家电化”进程加快

  资料显示,093月期松下公司数字家电商品总体销售额达到34920亿日元,占其总营业收入比例下降到1半不到的45%。其中,作为主力商品的平板电视,预计103月期将出现连续两年营业亏损。上半年该公司平板电视销量同比增长47%,增加到718万台,但是,由于其日本、欧美等主要市场价格竞争过于激烈,以至于经营收益并不乐观。尽管如此,不过包括平板电视、手机、传真机等数字家电在内,103月期该公司或将实现3%营业利润率,约32亿日元经营收益。

同时,该公司宣布计划20133月期全球市场平板电视销量较20103月期提高2倍,达到3000万台(等离子电视1000万台、液晶电视2000万台),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左右提升到15%以上。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日前全球最大(产能最大,出品规格(150英寸)最大)的等离子面板工厂尼崎第3工厂已正式投产,107月姬路液晶面板工厂也将开工投产。

但是,业内人士对于等离子阵营孤军作战,液晶电视明显落后于夏普、三星、LGD等对手的两难处境,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而对其手机产品高居日本国内市场第二,但不得不黯然推出中国大陆市场的遭遇,则表示非常遗憾。

另一方面,对于该公司如何推动与三洋电机公司重合的白色家电业务整合,则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093月期家电业务约占其营业总收入的14%,约为1871.1亿日元;而松下电工、PANHome则约占其总体销售额的20%,约为15531亿日元,营业利润贡献则达到70%;另外,元器件、其他产品(含能源环境产品)则各自占比12%,约为9318.6亿日元,共计18637.2亿日元。由此可见,非但数字家电业务,连白色家电业务作为公司支柱业务的地位也已经开始动摇。并且随着该公司进一步强化太阳能电池、充电池等环境能源业务,松下公司“脱综合电机化(去家电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那么,数字家电、白色家电两大业务所占的比例及利润贡献还将持续呈现出结构性下降的态势。而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则被松下某高层评价为:“其影响力主要还是在国内,(松下白电已经很强)成为(公司经营阵营)新生力军的可能性不大。”

转型环境革新企业

众所周知,90多年来,松下公司一直将家电作为其主营业务,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正是以其“自来水哲学”将平民“买得起用得起”的松下电器产品推向世界,松下冰箱、洗衣机、彩电、饭煲等等家电产品更是将其“经营之神”的美誉播载全球。但是,自2000年被业界称为“幸之助神话破坏男”的中村邦夫先生就任社长之后,高举“创造与破坏”大旗,大刀阔斧推行削减管理层,组织架构重组、流通渠道重构以及工资制度改革等“V字复苏”系列变革。几乎完全推翻了松下幸之助先生所开创的事业部制、年功序列、终身雇佣制等松下电器赖以成功的根基。

此后,2006年就任社长的大坪文雄先生则完全继承了中村的衣钵,并于200810月初,正式将公司名称、品牌变更、整合为Panasonic英文标识。从此,“松下”两字正式归入历史性符号序列。

  数十年来,数字家电、白色家电两大主营业务的弱化,Panasonic电工、PanaHome的崛起,以及元器件、环境能源等其他新兴业务的结构性增长。加之TOB收购三洋电机的醉翁之意不在“家电”而在“能源”,松下“ideas for life(为生活而主张)”的经营理念中的“eco ideas(生态主张)”的色彩必将越来越浓。也就意味着,朝向2018年成为电子科技行业全球第一的环境革新企业目标前进的松下公司,作为家电制造商的色彩也必将越来越淡。

  有评论认为,松下的“脱胎换骨”举措,实际上有向数字家电领域实力大增,气势逼人的(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阵营示弱的意味;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收购整合三洋电机的太阳能电池、充电池等能源业务,增强技术竞争实力,从而尽可能规避与对手的正面冲突,从而谋取某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不过,太阳能电池及充电池虽然是新兴业务领域。但是,日本夏普、索尼等、韩国三星、LG等以及中国、欧洲的巨头们的相继加大投资背景下,松下公司实现全球NO.1的目标谈何容易?

  诚然,三洋锂离子电池位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高达30%左右。太阳能电池方面,三洋同样拥有号称全球最高水准的光电转换技术。但是,锂离子电池方面,第3位的韩国三星集团以及第5位的中国比亚迪公司,受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远远超过三洋;而太阳能电池方面,中国、德国制造巨头不断发力,将此前产量位居全球第4位的三洋挤出前10,屈居第11位。

  Panasonic有关人士表示:“(环境能源业务)尽管行情看跌,但是相比较竞争更激烈的家电而言,收益方面更值得期待。”“收购三洋电机则使得本公司将环境能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战略变成现实。”该人士称。他同时强调,三洋电机太阳能电池、充电池业务今后将加强与Panasonic电工等的合作,最大化发挥出产业协同效应。

  然而,对于三洋电机的白色家电业务以及三洋电机品牌的去留问题,无论是大坪文雄社长,还是松下公司其他高层,均未给出明确回应。这也使得该堪称日本09年度最具影响力TOB(阳光收购)收购案,蒙上一层挥之不去阴影的根本原因。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不管如何,093月期与三洋电机合并营收规模达到9533亿日元的新松下,目前已经成为日本国内与日立(093月期营收达103亿日元)并立,从事家电制造的巨霸企业。从而这一点而言,新松下2018年环境革新NO.1的目标或许并非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