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点评:“零部件4S店”或成新投资热点
编辑:汽车自修室
点评一:“零部件4S店”或成新投资热点
《钱江晚报》本报记者 杨吟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新华信联合开展的2009年度“最满意汽车”独立调查公布结果,车主对售后服务服务不满意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服务观念淡薄”与“维修配件价格高”。
个人看法:目前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多数基于4S店体系提供,渠道高度垄断,价格难免偏高。
每经记者宋元东实习生陶钧 大智慧研究员表示:“在整车股价已经普遍走高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受益汽车产量及保有量提升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主要有福耀玻璃、威孚高科和东安动力。”
如零部件企业能进一步强化自身销售渠道建设,无论其于2010年的股市,还是销售渠道,更有可能成为汽车行业新投资热点,或许也将出现“零部件4S店”,像国美和苏宁一样,在全国开零部件连锁店。围绕车子,必将衍生出一个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庞大产业链。
点评二:与其“以旧换新”不如“报废补贴”
《中国经营报》周远征 “现在二手车市场混乱,很多报废车都可以卖出好价钱,远远高于国家的补贴。”重庆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余兆机,对刘科强的说法予以认同。
《南方都市报》佛山各个以旧换新网点表示,目前新补贴标准还没有实行。据了解,当前售价在2万元以下的车辆几近停止交易,许多持有二手车源的商家纷纷静观其变,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出手。
个人看法:“以旧换新”中的旧车有不少是“准报废车”,即快要报废的车。根据《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调查,很多报废车在市场很抢手。何况“准报废车”。
“以旧换新”的政策目的是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扩大汽车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笔者担心,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退出的“准报废车”,很有可能“起死回生”,再度流入二手车市,从而使得政策中所强调的“节能减排”等利益诉求大打折扣。
《都市快报》记者 胡俊超 记者采访多家二手车置换公司后发现,以旧换新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手续繁琐、换新价格和二手车市场差价太大等原因,大大降低了车主的积极性,尤其是私家车。杭州私家车申请“以旧换新”数量仍然是个位数。
个人看法:“以旧换新”能换回哪些“新”?如果货币刺激不足,多少人会将未到报废期限的车辆用以“报废”?再者,又有多少本该报废的,但由于补贴或刺激不足,没有报废的?不如加大“报废补贴”力度,让本该报废的车先报废。再者,与其搞个美轮美奂但华而不实让人一头雾水的“以旧换新”概念,不如换成实实在在的,且让人一目了然的“报废补贴”,并加大“报废补贴”的力度。
点评三:车商做强是车企做强的先决条件
新闻由头:《钱江晚报》记者杨吟 车市热销,滋生4S店潜规则:提价不手软;“升级”加价;加收“装潢费”;巧立名目“调车费”。
简单思考:需求大于供给时,各自为阵、品牌意识不强的小商小贩,为了获得短期利润,及有可能加价销售,但这必然损害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由于产业政策限制,目前的4S店经销商恰似小商小贩,规模小,品牌意识差,行为过于短期。如车市热销时,极有可能“趁火打劫”,巧立名目,变相加价。
基本结论:车企欲做强,车商必得做强。
《经济观察报》周洁 来自一汽-大众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09年,大众品牌的销量增长接近100%,而网络数量增长却不足10%,经销商的销售量和服务量均已远超单店设计能力。
个人看法:据笔者观察,不仅仅一汽大众存在严重的销售网络瓶颈问题,包括上海大众、斯柯达等都存在类似问题。对比多数车企所面临的产能瓶颈,破解销售网络瓶颈的严重性毫不逊色。也注定了必将给现有经销商做大做强,以及潜在进入者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点评四:吃一堑长一智,交通预警效率加快
l 1月2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给民众生活和出行造成严重影响。
l 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各地和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灾害防范和应急响应工作。
l 1月3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就进一步做好当前的降温降雪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再部署。
l 1月3日,千龙网北京讯 (记者吕峥) 截止16时,除京承高速、八达岭高速路部分路段采取临时管制外,全北京市共有60条公交线路分别采取了停驶、绕行、发区间等措施。地铁运营公司启动雪天应急预案,各分公司领导全部到岗指挥工作。
点评五:自主车型油水不多 有碍“官员”采购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马巾坷 据调查显示我国现行公务车管理模式等存在很多弊端,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表现明显,据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车一年竟更换了40多个轮胎,也就是平均每周换一个,其中的漏洞可想而知。另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元~10万元。
基本结论:高价车型的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易于腐败,自主车型及零部件等价格相对较低,维修成本也低,总体油水有限。如对政府公车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不充分,部分“官员”自然更倾向采购高价车型。
点评六:比亚迪争取提前实现“中国第一”的梦想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欣男 记者获悉,2010年,比亚迪计划再推出L3、I6、G6、S6、M6等5款全新重磅车型,力争实现80万辆的产销计划,再次实现100%的跨越增长。据悉,去年,比亚迪实现了40万辆销售目标,为抢攻2010年,比亚迪销售目标直指80万辆。
背景资料:
l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三巨头09年的总销量大体为70万辆左右,预计2010年的总销量目标大体在85万辆左右。
l 2007年,王传福提出“中国第一”的口号。
点评七:北京现代“第二春”或将退去
新闻由头:“北京现代不会针对2010年有什么特殊对策,企业还是会按计划发展”。北京现代公关部专员马赛近日对记者说。他还表示,随着2010年购置税影响进一步减弱,2009年乘用车40%增长的现象恐难再现,2010年乘用车的增幅将放缓,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个人看法:03年、04年时,北京现代取得第一次快速发展,后几年进入调整期,进入09年,受惠于购置税减半等,北京现代又一次快速发展。但2010年,购置税优惠减半,而包括伊兰特和悦动等北京现代主力车型都过于集中1.6L,对购置税优惠减少相对更敏感。北京现代第二春或随购置税等优惠幅度的减少而退去。
点评八:长安何不向哈飞昌河派遣技术人员?
新浪汽车讯(王禁发自北京) 新浪汽车独家获悉,新长安汽车集团大面积换血行动已经启动,1月5日、6日两天,新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党委书记徐留平先后前往哈飞汽车、昌河汽车任命两企业掌门人,其中新长安汽车集团驻哈飞工作组组长吴雪松已经就任哈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新长安汽车集团第一副总裁邹文超出任昌河汽车董事长。
个人看法:虽然只派了几个头目,但都是首脑级别,在高度集权的企业管理体系内,必将对企业原有文化,甚至体制产生巨大冲击。面对哈飞或昌河究竟需要什么的追问,个人倒觉得,与其派遣企业首脑,不如派遣技术人员。
点评九:相信会有新的基金追捧上汽
每经记者 宋元东 今日(1月7日)收盘前,上海汽车(600104,收盘价25.24元)认股权证如果选择不行权则将沦为一张废纸。由于在昨日的关键时刻股价没能挺住,上汽61亿元权证融资已经命悬一线。“机构去年在上海汽车上赚了很多钱,在行权的关键时刻砸盘确实不厚道!”深圳某券商研究员如此表达自己的惋惜心情。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外交史上的经典名句同样适用资本市场,基金公司因看空而减持无可厚非。
点评十:李书福将把价格战复制到豪华车市?
《经济观察报》王秋凤 在销售方面,李书福的中国市场元素在于,“奥迪、宝马这样的高端车今年在中国销量都超过或者接近10万辆,沃尔沃有什么不可能?”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年销量已经超过1200万辆,通过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产品等调整,以沃尔沃这样的品牌,拿到一定市场份额不是问题。”一位吉利前高管认为,“以吉利多年在产品价格方面的控制经验来说,实现盈利应该不是问题。”他分析,“以一辆售价30万元的沃尔沃车型来说,就我对吉利的了解,其能够将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将车价降5万元卖,竞争力就可以凸显出来。这样,其一辆车就能够有10万元的结余,就算比原来多卖出10万辆,其利润就很可观。”
个人看法:价格是市场的核心竞争要素。渴望短时间内取得成绩,并树立威望的新进入者,往往倾向于运用价格策略强行撕开缺口。先有吉利,后有比亚迪,无不如此。尽管07年后,吉利宣布战略调整,进入寄托技术获得更多市场利润的阶段。但面临如何短期内实现沃尔沃复兴,以及短期内分享豪华车市利益的双重挑战,李书福很有可能将价格战复制到豪华车市,以实现在短时间内打乱当下由奥迪、宝马、奔驰把持的市场格局,和树立沃尔沃新地位与新威望的利益诉求。
(每周点评的风格:通过整合庞杂的汽车资讯,凸显新锐、幽默、简单、逻辑,更好适应网络社会的阅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