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林谈中国电子商务十年发展的主要特点
和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为纪念胡锦涛主席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人民网“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咨询委常务副主任王汝林在论坛发言中说:“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扩散和蔓延,但电子商务不仅已经成为我们迎战危机和走出困局的强大力量,已经帮助了很多企业走出困局,获得了快速发展。”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人民网关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论坛。
前面很多专家分别就云计算、虚拟应用等方面做了探讨,下面我想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以一个新的视角—-就“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趋势和作用”谈一些看法。
一、中国电子商务当前发展的情况和主要特点。
中国电子商务经过10年的发展,经过多方的探索,走出了网络“寒冬”的阴影和模式定型等种种思想羁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0年发展,其最主要的有四大变化,这就是:
在模式上:实现了由定性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转变;
在应用上:实现了由低端应用向深度应用的转变;
在信息资源和利用上:由一般化利用信息资源向深层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价值开发的转变;
在资源整合上:已经由单网应用向多网整合应用的增值价值开发转变。
这四大转变,反映了中国电子商务10年来探索取得的进展。
正因为实现了这些转变,当前,
一批具有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站立和成长起来;
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网上电子交易市场已经培育和发展起来;
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增值作用的设备和软件已经研发出来;
一大批中国的网商已经站立和成长起来。
特别是中国的网商,已经开始由“静卧”的雄狮,变成“奋进”的雄狮,中国的网商和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开始脚步雄健地迈向了网络营销的大市场。
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扩散和蔓延,但电子商务不仅已经成为我们迎战危机和走出困局的强大支撑,而且已经帮助了很多困难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这些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22次互联网统计发展状况显示,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达到2.53亿,超过美国;
宽带接入比例达到84.7,居世界第一;
CN域名注册量1218.8万,超过了德国;
中国网站的数量192万个,居世界第一;
中文网页的数量84.4亿页,居世界第一。
五大指标全部在世界领先。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们还加快了移动商务的发展,特别是3G的上马,成了加速移动商务发展的催化剂,在移动商务领域,我们更在5大方面实现了突破。
这就是:
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移动商务市场;
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多的移动交易资源;
中国具有了世界最大的数字出版能力,
中国开发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移动商务应用前景;
中国开发出了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最适宜沟通交流的移动产品--短信和移动QQ。
如果说让我对今后移动商务的发展趋势做个预言,可以说:三五年内,中国移动商务应用,将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特别是2007年6月1号,我们发布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明确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六大重点引导工程。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引下,中国的电子商务呈现了一派创新发展的趋势。无论在国际化、整合化、农业模式多并进化,中小企业加速发展,融合化以及刚才讲的绿色趋势的发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和进展。
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年天,有什么特点呢?
概括讲有六点:
首先是中国电子商务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
电子商务的国际化,不是我们很多人理解的那种概念。不是你在淘宝上开个小店,就是国际化了。电子商务的国际化:需要资金来源和资金投向的国际化,需要支付结算的国际化,需要搜索的国际化,还需要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的国际化,以及安全认证技术的国际化。
第二,是搜索的对应化。
就搜索而言,你能找着人家,人家找不着中国的企业,怎么对接?令人高兴的是:在我们的奥运前夕,美国美泰龙搜索引擎启动,实现了用英、中、西三语搜索中国网站,而且已经有700万家中资企业的数字库,(当然这个库现在还没建完)。这就为中美企业对接和互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可以说,这种对接,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在资金来源和投向上,已经开始吸纳国际资本。以阿里巴巴为例,不仅上市后吸纳了大量的国际资本,而且他已经确定要把60%资本投向国际化建设。这明显地具备了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趋向。
第四,就信息资源和客户来源而论,还以阿里巴巴为例,他已经在美国举办了“芝麻开门”,在和思科、德汉诺威展及科垄国展等进行合作,在日本等国开办分公司,而且还开办双语和多语网站。这都表明:他已经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
第五,在支付和结算上,我们2007年非现金支付达到154亿笔,620万亿,银行的发卡量14.7亿张,增加30%,而且支付宝已经可以在港、非、澳等一些国家购物。刚刚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数字,2008年我们国家的电子银行发展其交易额达到301.8亿,其手续费在内的业务收入就达到22.91万亿,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除了这些方面,身份认证,我们已经在众多城市建立起来了CA认证系统,而且在指纹、声纹、人脸、象素等技术上获得了突破,更改和联系的沟通系统已经达到了230万个。
第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在电子商务市场的体系化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近百个大型市场正在进行信息化改造,中国塑料交易网等一批网上市场,已经站立和成长起来,显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态势。
所有这些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国际化进程开始起步。特别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们又分别和大湄公河地区六国的朋友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对接交流。本月的24号,也就是说最近的2、3天还将召开中国电子商务界和欧盟的对接交流,探讨和研究电子商务的国际化进程。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电子商务真正开始迈开了国际化步伐。
第二,中国电子商务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时间的关系,讲起来理性比较强,我们以前很长时间是从国外学来的三种模式,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在实践中突破了三种模式,开始探索了适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很多,比如房产界的垂直电子商务模式就是创新模式,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想就其方面多介绍,介绍几种最新的创新模式。
第一《爱博网》,爱博网是最近创造的,以在网络上公开出卖无形资产为特点的创新电子商务模式。
第二《内衣帝国》,内衣帝国是三个女生创立的,以卖男士内衣为特征的新型电子商务网站。这个电子商务为什么说他是新型模式呢?因为我们很多电子商务网站是技术为网,必须构建一个很好的模式,恰恰内衣帝国没有电子商务,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模式,他是以营销思路为依据创建模式,让技术服从于营销思路。他的思路就是中国的内衣市场巨大,仅北京市场2008年女士内衣销售达到8千万,所以她们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就想开发男士内衣。但是感到很多中国人习惯于褂子一脱,膀子一露,不注重男士内衣,而且就世界而言,男士内衣有非常多的高档品牌,她们想把这些好产品介绍到中国来,又怕中国的男士嫌价钱贵不买,所以她们就确定了一个崭新的营销思路,把国外最先进的最名牌的男士内衣推荐到中国来,利用网络以最低价进行销售。这样她们让技术服从营销,确定了一种崭新模式,居然打开了中国市场。所以这对互联网、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全技术绝对论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第三《液体化工交易网》,液体化工交易网,液体、硫酸、胺等这些液体是很难上网进行销售的,但是液体化工交易网整合了传统交易模式,依托镇海液体化工交易市场进行了很多创新,把液体交易搬上了互联网,而且获得了快速发展。现货交易创新了很多模式,现在一年成交已经达到100万吨,成交额约50亿元。只有十几个人。所以这些新模式都是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一些创新模式的代表。
不仅创新了模式,而且创新了营销。中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中结合中国中小企业多的特点,还探索了无网站网络营销模式。很多人称中小企业要想发展电子商务就得先掏几十万、几百万建网站,实践证明未必。“商务快车”自98年推向市场,已有230万国内用户,21万海外用户。辐射到美国、加拿大、韩、日、印、荷兰等欧美地区。成为了一款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方便实用的网络营销软件。这种新模式不用建立企业网站,直接用软件在网上运营,可以把企业的信息由一次一点一发变成一点多发,直接发到对方的网站上。而且还可以发了以后效果可预,结果可查,效果可见就是发完了以后看你的信息发到哪个网站了,可以察看。效果可查就是发完了之后你可以看这个信息在网站上的点击率是多少,完全可以查询,完全可以追踪。所以这样一种花钱不多,用着方便,门槛很低,许多中小企业都可以进入的软件深受客户欢迎。
我记得,十年以前这家公司只有25平米的办公场地,一个小小的软件公司,现在已经在深圳发展为600平米的办公场地,40部热线电话的规模企业。在全国有120多家经销商,产品内销已经突破100万套。外销已经突破12万套。已经崛起和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探索中的无网站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崭新模式的优秀代表。
当然,这些发展也促进和带动了传统企业。苏宁、国美等等许多传统商业进入了电子商务的道路。中钢联交易额已经突破了40亿,与此同时,我们在杭州还开始建设电子商务之都。农村电子商务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现在有的网民3700万,涉农网站17822个,特别是我们7万多家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15万个农村合作和中介组织,近100万农业经营大户和200万种养、购销大户,他们要求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因此潜在着巨大的物流需求和商务需求,所以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最积极的应用者。
3G的上网推动了中国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我们的移动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47亿,当时的手机短信量已经达到了5921亿,日均达到16亿。如果说就应用而言,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重点在娱乐,图片下载、铃声、游戏等领域展开,那么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在进入2008年,随着3G的上网,就真正打开了移动商务广泛的应用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