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出”迈开实质性一步


清议:中国退出迈开实质性一步 

央行突袭式地上调国内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包括那些预期央行最早在春节后采取行动的人们。

 

很难说不是提前走漏了风声,否则港股不会在A股收盘后掉头向下,在银行股率领下与A股逆势下跌。毫无疑问,欧洲交易时段各主要股指超过1个百分点的大幅下挫,是由于市场将中国央行的行动解读为“中国退出”导致的。预计晚些时候美股同样逃不出大幅下挫的命运,明日A股自然也不在话下。 

 

既然雷曼事件后中国救市是从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开始的,并一口气分四次累计下调了3个百分点,因此,将央行的此次意外行动,看作是“中国退出”所迈开的实质性一步,以及央行明白无误地向市场发出中国政府将退出自境外金融危机后一系列救市行动的信号,一点都不框外。 

 

国人历来相信,看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值得信任,不在于他如何说,而在于他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言行是否一致。人们不会那么健忘,此前在各种场合都被告知的,是中国绝不会过早地退出,以及诸如此类的话。 

 

然而,仅仅依据一周的贷款数据便收回成命,央行是不是太大意了! 

 

我相信,再高明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理由单纯借助如此瞬间的贷款数据便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准确判断。 

 

其实,由于中国经济早在雷曼事件之前便已经显露出减速迹象,表明此后的减速更多地是由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导致的。不是这样吗?如果不是12个月内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1%提高到17.5%,尤其是2008年4月以后进行的三次上调行动是在通缩趋势已经确立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年楼市销售额绝不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萎缩,中小企业也不至于陷入空前的资金链断裂带,以至于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其实,早在奥运会之前,许多国内大型企业已经强烈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直言不讳地讲,我认为央行是在“瞎折腾”! 

 

老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这其实是中国人对流动性重要性最深刻的理解。如果央行一意孤行地沿着“退出”的道路走下去,中国以至世界经济不来个二次衰退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