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近Google事件的发展事态,尽管还没有到出最后的结论的时候,但是有些Lesson是可以学习的:
Google进入中国的最大错误就是忘记了自己商业模式的本质,而这一点恰恰是Google们孜孜以求的。就是,Google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具有与过去两百年来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都不一样本质特征的新型企业。Google提供的是无形的信息,而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互联网上以没有距离和时间的概念进行传递,这是与GE们、福特们、可口可乐们最大的不同。
对于这些旧商业模式的或实物产品的企业来说,他们的全球化必须要求他们在全球建立物理意义上的存在,这是他们的供应链的特征所决定的,但是对于Google或类似于Google的企业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完成他们的全球化。但是Google忘记了这一点,头脑发热似的跟着GE、FORD、Cola们跑来中国,自寻烦恼、自找没趣、自取其辱。我脑子里面仍然有总裁斯密特尴尬地在国会议员们面前,面对“不知你们晚上如何能睡得着觉”的指责的影子。
事实上,Google对于中国政府的无理要求的满足,比如过滤搜索结果的政治敏感信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Google.cn等等并没有让中国政府满意,反而造成了在美、中之间两头不是人的局面。所以尽管这是一个迟来的决定,但是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就是退出中国。退出中国,并不意味着退出中国市场,Google针对中国的服务仍然可以在世界上,除了中国大陆以外的任何地方提供,比如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当然,中国强大的GFW可能把Google的网站屏蔽掉,但是,使用简单的VPN总是可以访问的,所以,在我看来,Google的退出是正确的决策,至少在道义上。
从短期来看,Google的退出是中国政府和与政府拥有良好关系的Baidu的胜利,但是,从长期来讲,中国失去了在新经济中最有创新能力的一个公司的支持,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失去了一个有力的激励、推动和鼓动者。最后,中国正在失去在国际事务中往往跟它站在一起的跨国公司们的支持。不要忘了在WTO之前,每年美国国会的最惠国待遇的听证会上最支持中国政府的就是代表美国大企业的美中商会,但是,这种信任感随着Google在中国受到的一切待遇和最终离去而逐渐离开了中国政府,看看这几天欧美几乎是一边倒的舆论支持就知道了。
Google事件不论最终结果是什么,都开创了一个商业利益和普世价值、道义之间取舍的先河,而这是长期困扰扩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时都面临的问题。
当然,事情还没有结束,现在Google已经取消了对搜索结果的过滤,皮球被踢到了中国政府一边,简单的一个外交辞令式的回答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