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逛宜家


  逛宜家会很累的,所以一楼有点心小食卖,进门后,先吃了再转吧。 ­

  要买什么才值得跑这么远的路呢?是那些心思吧。有些人,你看不到他们,但你知道他们在为你的安乐窝打算,尽可能备齐你需要的东西,还提供了不同的款式和尺码。这样的一份心,总值得去体验一下。 ­

  黄毛蓝眼、粉红脸颊的瑞典人壮壮的、傻傻的,千里迢迢把这个大超市带来中国,好呀。 ­

  NOKIA讲的是“科技以人为本”,而IKEA干脆把“设计”也“以人为本了”。多么简单,只要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人家就会心甘情愿地买单。所以,它才拿出那么大的地方展示一钉一板的用武之地——那些家居实景,客厅的、卧室的、儿童房、餐厅、浴室、玄关、衣帽间……对了,宜家为深圳的目标消费者准备的大多是小户型的设计,二三十个平方的都有,跟上海的大大地不一样。有劳! ­

  逛过上海的宜家,总觉得深圳的还差点意思。可是丹说,深圳的宜家有广州的两三个大。大,也不一定就做得到位,从设计和体验的角度,深圳宜家还有进步的空间——我想,它自己也知道。老二哈在南京逛宜家,乐淘淘,欣欣然,还把戴科也带动起来了,真为这老两口高兴。同时也猜想,他们是没跟上海的比较。北京的呢?伟明是对它赞赏有加,逛一次买下十二个枕套。我没见过,所以,随它,我只当上海最好。那些样版间的卧室里,浴缸就停在床边,有想法;不同米数和价位的房间都有打动人心的装扮;对于一些狭小空间的匠心利用恰到好处;所有品类的商品都多过深圳几倍而价钱还要低一些。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深圳的宜家会越来越好,只要别忘了那种“设身处地”,就好。 ­

  宜家的设计师,气质都不错。一张张笑脸和生平简介挂在货品中间,是一种可亲而适度的交流和表达。人的劳动和人的智慧就在周围,那些生产线上出来的铁架、木柜、布艺就沾染了人类亲和的味道。这些,泥岗路上的百安居有仿,但操作得不到位,做出来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为什么深圳宜家反而不会坚持自己原创的亮点呢? ­

  上海宜家为琨如称道也因为有亲友流连的记忆。冯姐空着手,任由我逞强地背上两大袋东西回家,她还在路上跟上海人讲笑:“看不明白吧,东北女孩,你们上海人看不明白吧……”;小点点在高椅上坐着喝可乐,在食品展柜前摆POSE拍照,她只顾着乖乖地听话,完全没有购物欲望…… ­

  而如今,还有大把当年的好东西随我从上海飞来深圳。那些瓶子、盒子、蜡烛、桌布、床罩、抱枕、像框,都冷眼瞧着我喜新厌旧地换上从艺展中心扫来的新品,没有讲过什么抱怨的话。唯有绣着花草的台灯正照亮键盘,偷眼看我写下这些,叽叽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