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98年的一场关于“三网融合”的大讨论,很多业内人士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在广电和电信部门历经12年的博弈之后,“三网融合”破冰的时刻终于到来。国务院常务会议1月13日释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信号——国务院常务会议1月13日释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信号——从今年开始试点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迟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广电和电信之间部门利益的纠葛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国外,“三网融合”多年前就一路畅通,最根本的障碍就在于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而所有利益之争中最突出的则是对“三网融合”主导权的争夺。说白了,就是“三网融合”后谁当“领头羊”,毕竟自己当“老大”的感觉真好。
此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说是国内提出“三网融合”概念以来,“三网融合”最为明确的一次实质性的进展,且此次会议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双方市场准入问题这一障碍。
电信和广电之间的“三网融合”技术上并没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三网融合”的好处非常多,如:“三网融合”后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网络、电话、电视等综合业务;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尤其是重复建设问题,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等。
笔者认为,电信和广电之间的“三网融合”尽管好处很多,但问题也不少,不妨罗列一下:
1、电信属于企业性质,而广电是事业性质。融合会不会导致企业行政化?会不会导致“三网融合”后的权力腐败?腐败不除,只能双输。
2、电信以无线见长,而广播电视却依靠有线化为本,有线成本高、传输稳定可靠带宽也大,无线成本低、传输容易受干扰、稳定性差、带宽也窄,电信业在无线技术得到极大完善的前提下,出于竞争成本考虑来替代有线,是大势所趋,“三网融合”后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
3、“三网融合”不融合,对老百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费到底是上涨还是下降?前段时间因为“中星9号”加密一事,引发全国一片“声讨”,老百姓对广电推广的数字电视也比较感冒,除资费提高外并没有感觉服务之类好多少,想看好一点的频道还得再付费,其结果是让老百姓对行业垄断感到后怕。
当然还有如能否解决重要建设、部门利益之争等问题能否真正得到解决?也值得关注,既然“三网融合”这块坚冰已经开始破冰,还是希望能真正融化,但愿“三网融合”整合出精彩。
附:“三网融合”政策相关利好概念股,仅供参考
中国联通、长江通信、浪潮信息、歌华有线、大唐电信、中视传媒、广电网络、博瑞传播、出版传媒、赛迪传媒、华闻传媒、电广传媒、粤传媒、天威视讯、卫士通、北纬通信、网宿科技、华谊兄弟、金亚科技。
但愿“三网融合”整合出精彩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