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olo的教训(一)


ITpolo失败了,失败已经近一年了,而他的生命也仅仅不到一年。

我是一手将ITpolo打造出来的,从最初的静态网页制作、美工编辑;到产品的选择、供应商的谈判;到人员的培训和沟通;到梳理内部的各种流程;到市场推广的方式……就像自己孕育了一个孩子,从单细胞,到逐渐有了模样。

后来意识到,这个孩子是有先天的缺陷的,注入再多的关爱也难以挽回他的夭折。现在,只能从几个方面,来提取一些可能对大家有用的东西吧。

ITpolo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初衷是依靠神州数码强大的产品、服务能力,突破传统的渠道分销模式,为神州数码的业务直接与最终用户对接做一个平台。用户对象也很明确,就是有IT需求,却无专业人士的中小型企业。

ITpolo出身的背景是05年神码开始转型,06年神码主导服务,07年北京成立相关电子商务部门但迟迟不见进展,08年上海某客户部门看到机会,想与北京该部门抢夺业务。

上海客户部门的老板是我平日极少来往的朋友,很是能说会道,有一天来找我,把内部资源与市场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是没有说到神码内部的种种关系。

之前,作为系统集成商,我经常与神码不同产品部门的人打交道,但是对于神码的管理和文化几无认识,对于神码内部复杂的结构更加不清晰。

听这位老大的解说后,我的面前已然呈现一幅宏伟的蓝图,心潮澎湃。现在想来,这幅蓝图是基于一时的荷尔蒙而非理性的思考。

我是一个乐观于世的人,相信人的职业性能够保证沟通时信息的对称,然而我错了,即使是朋友也会利用你的信任,何况是这样一个来往极少的朋友?

我欣然向着新的方向去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却发现各种难以逾越、来自内部的不匹配。老大也无法解决,但他用销售量来回答为什么无法解决那些问题。这就是一种奇怪的思路了,电子商务是先有业务系统还是先有销售量的!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哪里能有销量!

所以,第一个教训,就是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与合伙人创业,自己对业务要有第一手的了解,不光是业务形态,更重要的是支撑这个业务的系统!特别是大型公司的某个独立业务,一般由某个思维跳跃或权术老道的中层领导提出,此业务并非是公司框架原先就设计好的结构,很可能最后有心无力,关门大吉。ITpolo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