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推动房价上涨主要动因和帮凶


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推动房价上涨主要动因和帮凶

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几轮的调控,其轨迹不过是上涨时候试图压低价格,市场清淡时候试图繁荣交易。
与其说这是调控,不如说政策不断追着市场跑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使得房地产市场真正合理健康发展的。
就几轮调控政策着眼点看,基本上都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交易,看似它们构成市场的核心要点。
但是,就广泛市场含义看,实则无视真正的市场力量所在:消费能量是市场的基础和动力。
打压政策只是暂时停止市场投机和购买消费,却没有在市场交易缓慢的时候对房地产市场结构和产品进行和调整和完善,只是将目标定位为把价格降下来。
人为强行降低资产价格的预期是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
在几轮打压政策中,都是说要给房地产交易降温;实际上,大众购房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和膨胀。我们的政策应该是给民众购房需求一个合理的释放空间,而不是阻断他们购买房屋的合理路径和有保障的市场环境。
每一轮打压政策不过是给投机者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投资盈利空间,在这个层面上说,调控打压政策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投机资本的合谋帮凶。
在调控政策之下和期间内积蓄的购买能量成为投机资本下一轮捕获的猎物,也会被投机资本掠夺更多的利润。
政府决策部门对市场认识的无知,源于官员受到所谓专家和媒体的蛊惑,造成大众对房地产价格走势的恐慌。而这种认知失调恰恰是投机者所期待和等待的。
中国民众对购买房屋始终是一生的目标,在没有其他居住选择的市场环境中,除了购买房屋,民众别无选择,这就构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中,购买房屋的市场能量不断的增加,这就是房地产市场购买能量的核心组成。购买需求的释放推动交易价格,也是市场发展的基本构成。
我们的政策必须要着重于增加民众居住方式的选择,而不是房屋交易价格;应该是给购买房屋更多的自由和便利,同时,透过房屋税收政策的调控增加多种公益性房屋供应和投入。
房屋的供应与购买方属于房地产市场的既得利益者,有必要对没有购买房屋能力的居住需求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保证收入公平和拉近收入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
政策做不到这一点,除了进一步加大收入差距和居住矛盾之外,不会给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带来任何有益的调控。
政策做到这一点,房地产市场就会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力,才会带来真正的房地产的理性消费,也就不会导致房地产绑架金融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