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保八”与保“民心”孰轻孰重?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以来,“保八”能否成功频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数据,数据显示去年的GDP增速为8.7%,远超出人们预期。不过笔者在关注这“8.7%”的同时,也在反思这“8.7%”所带来的隐患。

  政府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揽子措施,我们看到只有“保增长”实现的漂亮,其他呢?

  “调结构”也喊了多少年了,但是我们的机构调整到底做了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年来,我们GDP的增速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依靠房地产这支柱性产业来支撑。

  “消费”虽然有所起色,但那也是在政府敢“投资”的基础上才得以表现,如果“惠民生”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民没有钱可花,人民不敢花钱,这人民能够得到实惠吗?这消费能够扩大吗?这“结构”能够说调节了吗?

  “促改革”是怎样促进的呢?大搞国进民退,大搞“涨价”改革,大搞“市场化”改革,但由于利益纠葛,这种改革不改也罢,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成功“保八”与保民心孰轻孰重?

  多年来,政府一直高喊“调结构”,可这么多年了,未有明显的成效,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信心不足,没有能力真正改变困扰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因。从未来驱动GDP增长的主因“消费”来说,我们总是习惯以“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消费,这是短视行为,是鼠目寸光。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苦难,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如果政府不能下决心解决困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扩大消费最终会功倍事半。因此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的良机帮助老百姓想办法增收减负,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能凝聚民心,这才是我们重点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