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面性


经济增长的最终结果,是由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在现实经济中,企业不是因为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而是要视其能卖出多少而决定其产量。如果经济中的需求量在企业的生产能力范围内,那么经济中的产出量就是由需求量来决定。如果经济中的需求量超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那么经济中产出量就是由企业的生产能力决定的。也就是在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方面中,哪一方面是约束性的因素,哪一方面就是决定最终产出量的因素。在目前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处于需求约束或者说是需求不足的局面。因此提高需求水平将有利于经济增长。

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需求。由于有消费,消费者才会购买相关的产品,企业才由此可以卖出其相应产品,从而使企业取得收入。现在常说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是指它们是从需求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短期来看,在当前我国生产能力总体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需求不足便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消费水平可以起到提高总需求水平,进而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消费率水平是相对偏低的,因此适度提高中国的消费需求是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可以说,在短期内(如未来几年内)强调提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对中国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政策选择。

但是从供给方面看,消费的增加即是降低储蓄率的水平,因而具有降低投资增长潜力的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长时期的高消费率是不利于经济增长潜力提高的。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事实上就是与美国一直有高消费率、低储蓄率的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其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要现实这一点,就必须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即要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寻求出一定的恰当的比例关系。在这个比例关系上,一方面可使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久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可不断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以提高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