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关注第一的是:安全
医改逐步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具体。我们都知道,医改提出的口号最响亮的是:解决“看病贵”。殊不知,简单一个“贵”字牵动多少人的心,也牵动了医疗行业多少个环节?
我们说,“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口号,而是实际操作起来是有很大的难度,或者会陷入很尴尬的局面。我曾经说过,一个医生每小时看20个病人的效益高呢还是每小时看10个病人的效益高?这道题大家很容易回答。难以回答的是,“效益”后面深层次的问题:如何保证安全有效。
质量的基础是安全,我们很多人只知道质量,殊不知质量是需要投入,安全是需要物质基础来保证的!我不是绝对的“唯武器轮者”,但是没有“武器”是不行的。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医改中大家感觉到投入很大,但是离基本安全的距离还是很远的。粤东某医院的感染事件,管理的问题是主要的,但是投入不足是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管理机制(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规章又怎么办呢?当然就是监管?有了监管呢?当然就是问责了!
今天我用一些具体的全球ICU感染的事例说明安全的重要性。我省,乃至全国的ICU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呢?我可以这么简单地说,大医院尚可,中小医院隐患尚存。
一份公开发行的《医师报》报道:全球ICU患者感染率超500~革兰阴性菌耐药增加有效治疗手段紧缺。
感染是全球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因,但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较少。近日,比利时Erasme大学Vincent领导的EPIC (二期)研究显示,全球ICU患者中超过一半存在感染。(JAMA2009,302:2323)
这项研究是EPIC研究的延续,后者考察了1992年4月29日西欧多国的ICU感染流行病学情况,而本次研究将对象扩大至全球。
研究者收集了2007年5月8日全球75个国家1265个ICU的全天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的1796例>18岁ICU患者中,7087例(51%)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9084例(71%)正在接受抗生素预防或治疗。
感染患者中,4503例(64%)为呼吸道感染,70%微生物培养结身是为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2%、47%和19%。
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ICU死亡率分别为25%和1%(P<O.OOl),院内死亡率分别为33%和15%(P<O.OOl);随着住ICU时间延长,感染患者ICU内死亡率迅速增高,由≤24小时者的32%升至≥7天者的70%以上(P<O.OOl);常见致同菌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和念珠菌。
Vincent认为,感染仍是全球各国ICU的常见问题,由此增加10%~15%的额外死亡风险,因而预防策略尤为重要。十多年来,ICU患者感染率从EPIC研究的44.8%升至EPIC(二期)研究的51%,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已超过革兰阳性菌感染,表明革兰阴性菌耐药的增加以及有效治疗手段的减少。Vincent也指出,鉴于该研究的国际背景,由于各国卫生保健系统、ICU设施及感染管理策略不尽相同,不能简单解读上述研究结果。
因此,我们的医改一定不要忘记“安全”两字!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