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类似于美国1970年代吗?


        一个流行的观点

       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当前的 A股近似1970年代美股
  
  从股市所依赖的宏观经济面、财经政策背景、市场历史走势和中短期波动特征、高峰期关注的题材等多角度看,当前A股均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股,具有很强相似性。
  
  从美国当年的宏观经济面看,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长期“黄金发展期”之后,美国经济陷入了长达13年的滞胀期。
  
  两次石油危机的发生,是造成美国经济由盛转衰的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促成美国此前保持“高增长、低通胀”局面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过长时间运用之后“失灵”。其内在逻辑在于,美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升级挑战,传统制造产业在经历长经济周期繁荣后,出现边际利润下降——经济缺乏增长点,自然使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继续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推高了通货膨胀水平。

 直到1982年,美国股市才走出阴影。在此期间和之后,美国经济和其股市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972-1982调整整十年)

美国股市复苏的背后,是财经政策的转向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型。
  
  1979年,美联储新任主席决定采取强势美元政策。1981年,里根成为新任总统,采用了稳定货币供应、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到1983年,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终于出现逆转。
  
  在此期间,美国经济也逐渐实现转型,突出特征是服务业在GDP的比重不断提升。1972年,服务业占比仅28%;1984年达到33%;随后加速上升,到2005年已超过41%。此外,一批高科技企业,如微软、IBM、康柏等公司,也在此前后兴起。
  
  经济转型成功,一方面促成了美国股市走强;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求。在这方面,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NASDAQ市场于1971年创立。
  
  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均发生深刻嬗变的同时,美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金融混业再次走上前台——一方面,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金融巨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美国和全球经济的未来风险。

       中国能与美国相比吗?
  
  这种宏观经济层面的变化,与当前中国的处境非常相似。 因此,一些南郭先生式的经济学者,认为中国也可以走出美国类似的轨迹,因而盲目乐观地说中国要崛起,要救世界。

        但是,他们忽视了,美国从二战以后,就已经实质上具有世界霸主的地位,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加上美国集中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创新队伍以及美国一向喜欢创新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是当前的中国,所无法比拟,甚至在未来几十年都难以比拟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美国才有了整合全球资源,为他所用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美国才可以真正的强大了,美国的经济才真正达到了强盛,从而在90年前后,一举挫折了前苏联与日本,将世界的两极变成单极。

      美国股市的三十多年牛市,就是这样才形成的,而中国呢?可能吗?至少现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