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学校的老师都要求家长在孩子的作业、试卷上签字。笔者每次给孩子作业签字时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教师要家长签字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这一做法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却十分令人忧虑。在笔者看来,学生作业家长签字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家长签字影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作业让家长签字极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依赖性,有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对课上学习内容的巩固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也可以发现教师讲授过程中可能的失误,当然也可以发现更简便、更合理的解题形式。如果每次作业都让家长签字就会使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完成作业的目的性产生误解,把完成作业看成是应付家长签字的一种“例行公事”。
家长签字有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般而言,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对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而一些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用让家长签字的方式来对学生施压,以使学生不折不扣地完成作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当然无可厚非,但对孩子心理的伤害不容小觑。家长虽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毕竟不是教育家,孩子做错了题目,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给予耐心的指导。我们常常听到“你真笨死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的指责;有些性急的家长会因恨铁不成钢而对孩子施以拳脚。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做作业时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招来皮肉之苦。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完成作业其效果就可想而知。
家长签字使教师有渎职之嫌。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文化知识的传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更是教师的分内之事,我们没有权利将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家长。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势对家长发号施令,既是对家长的不尊重,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渎职行为。
家长签字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孩子成绩不理想,由于害怕家长的简单粗暴,不敢把作业拿给家长。于是,就编造谎言,蒙混过关。有些家长因孩子成绩不好拒绝签字,而孩子为了能过老师的检查关,只好弄虚作假,有的请人代签,有的则自己模仿家长签名,有的甚至花钱买“家长”签字。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汤世荣吴志平(扬州)
转《家长签字当休矣!》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