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令"或引发全球性紧缩


    

连续2天大盘收在半年线之下,收在3100点之下,而且今天盘中距离3000点大关只剩区区1.96点的空间。破位,随时 随地。

 

一贯没有太多主见,跟随美股亦步亦趋的香港股市,在道琼斯指数微涨23.88点后,仍然选择继续下跌,而且幅度达到约480点。曾经我们在9月底还庆幸能够支撑A股行情的AH折价率(主要是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折价情况),转眼间所剩无几。从今天收盘来看,银行股的A股已经全面超过了港股价格,只剩平安、太保、人寿几家保险股还暂时存在1.08%~2.95%的微弱折价空间。港股只要再稍微多晃几下,这点空间也就荡然无存了。

 

行情,怕的就是内忧外患。

 

国内近期流动性不断在收紧,监管层天天在那里盯着;基金们仓位处于历史高位,还有赎回分红的分流效应,差钱是显然的。雪上加霜的是,上证所加速筹备国际板又带来新的扩容担忧。

 

但对市场潜在影响更大的是奥巴马政府的近期倡议。

 

作为美国众议院去年12月通过的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补充,奥巴马21日提出包括限制金融机构规模及高风险自营交易业务的两项新建议,即所谓的“银行禁令”,或谓之曰“银行瘦身令”。奥巴马提出这项瘦身令,当然有其政治上的考量,不过一言既出市场是分外恐慌,美国道琼斯指数上周创下10个月来最大的周跌幅,欧洲和亚太各大股市也纷纷调整。

 

市场缘何如此惶恐不安呢?因为,这项改革方案如果实施的话,恐怕会引发全球性的流动性紧缩。奥巴马提议所强调的限制金融机构规模以及重回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意图,意味着像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美国的(也包括很多业务在美国的其他跨国金融机构如UBS)超级航母级金融企业可能不得不收回其在全球的股权类投资和其他资产,一大批对冲基金及PE资产将被集体剥离,大批量的资金不得不汹涌的回流到美国本土;换而言之,奥巴马的瘦身令和美国加息相比较,其对全球流动性的收缩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为有这样的担忧,美元指数才会在又创新高的失业率面前强势突破,而香港股市则在港币走弱资金撤离的冲击下连续下挫。

 

A股这里虽然相对而言不会受到太多国际资本的直接冲击,但是借道港股的比价效应,大盘仍会被AH型权重板块拖下水。

 

当然实际上,奥巴马的提议还需要等待国会的通过;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给予多长的过渡期也有待商榷;华尔街一方面会努力抗争,另一方面大行们也已经在努力寻找“政策”漏洞,比如新提案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经营“与服务客户无关”的自营交易业务,而许多银行可以辩称,其从事的做市或套利等私人股权投资业务正是为了客户的利益着想。

 

在境内外这些政策不确定性被市场消化之前,还是要继续控制仓位,以守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