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管理当局应持续关注通胀风险


2009年12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后,研究人员已经把眼光从增长放到了通胀的问题上,这并非无的放矢。从目前的通胀运行态势来看,中国在2010年很可能遭遇高通胀的困境。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09年12月份的CPI同比上升1.9%,环比上升1%左右,目前来看,环比的通胀率出现了加速的迹象,11月份的环比通胀率为0.5%左右,折年率在6%左右,已经出现了通胀抬头的迹象,12月份的数据则让很多研究者吃惊,因为1%的环比通胀率对应的是折年率为12%-13%左右,这个速度很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产生。

  很多人认为,经济形势虽然好转,但外需还不算理想,因此,通胀仍缺乏产生的温床。但很多人并不了解,通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据,一旦出现环比上升往往预示着惯性通胀的开始,从目前的势头指标来看,通胀抬头已经属于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从宏观管理的意义来说,在高通胀和低增长中,宏观管理当局更需要关注通货膨胀,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速。

  未来的两三个月,中国的通胀将很可能出现加速的迹象,这要求我们需要持续关注通胀风险。从目前的态势看,一月份和二月份由于面临雪灾和春节的压力,价格上升将无可避免,一旦环比通胀持续两个月超过1%,中国央行将被迫采取紧缩措施,而从目前控制信贷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后的紧缩压力已经开始逐渐产生,在行政手段运用后,中国央行将很可能采取利率手段进行调控,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今年的加息不会早于今年的二季度,但相信1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央行将很可能面临着在春节前后加息的压力。而从利率正常化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利率水平需要加息3到4次才能回到历史正常区间,这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将无可避免地产生紧缩的压力。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的通胀环比一直处于较低甚至负值的状态,这将导致2009年的基数较低,由于基数问题,CPI同比将很可能在年中达到年内的高点,从目前的简单测算来看,这个高点很可能会超过6%,这将导致中国在2007年的高通胀后再次遭遇超过5%的同比通胀率,从中国央行的政策习惯来看,一旦通胀率同比超过4%,各项相对严厉的调控措施将会次第出台。

  此外,各地纷纷将公共事业品价格上调,油价与国际接轨,种种价格改革也使价格管制的效果打折扣,这将导致通胀在上升通道中较少受到行政干预,从而更加“坚挺”地保持其上升惯性。

  以上种种,均要求我们对通胀风险保持密切关注,而对央行今年政策步调的猜测,我们也宁愿相信其会选择“从紧”而非“持续从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