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成为近期股市的“主旋律”!
1月20日一根跌幅达2.93%的放量大阴线,宣告了又一轮调整行情的到来。当天股指跳空高开后,便逐波下跌,并且几乎以全天的最低点收盘。与去年下半年以来每次股指调整不同的是,这根阴线一举击穿了包括60日均线在内的多条均线。而截止到1月27日,上证指数轻松将3000点的整数关口击破,最低探至2972点。
从1月20日股指最高点3255点到1月27日的最低点2972点,短短六个交易日,股指下跌近300点,幅度达8.69%。而此前市场认为在3000点会遭遇抵抗,“3000点保卫战”即将打响,但目前看来,所谓的3000点,也并非是什么“铜墙铁壁”,否则也不会这么轻易被“跨越”。
当前股指的多条均线,包括60日、120日都形成下压的态势,对于股指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当“牛熊分界线”120日也丝毫没有产生支撑作用时,对于市场人气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没有只跌不涨的熊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牛市。2008年股市暴跌,导致整个市场对于去年的行情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在高层频频出台刺激经济的举措出台,以及央行大幅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上证指数展开了一波涨幅达八成的强劲反弹行情。并且,有为数不少的个股股价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毫无疑问,去年的股市,更多体现出的是赚钱效应,尽管其中也有近四成的投资者白忙活了一年。
而当市场普遍憧憬着所谓的“跨年度行情”时,并且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超高的仓位欲迎接这波行情时,没想到市场风云突变。央行“出人意料”地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回笼资金,货币政策紧缩的阴影又笼罩在市场的上空。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经济运行数据又表明,CPI、PPI已开始见底回升,CPI由负转正,通胀压力再次来临。
显然,防通胀、防资产价格泡沫将成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而CPI的数据如何,将决定着央行加息是否提前到来。事实上,新年以来,市场上关于央行加息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止过。一方面说明今年的加息似乎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胀压力、股市与楼市泡沫已经到了非根治不可的地步。
今年的市场环境与去年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政策正日益收紧,这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等措施中已露出端倪;其次,GDP的增长不可能单靠政策刺激,刺激经济的政策有可能逐步退出;其三,去年股指从1800余点起步,而目前股指在3000点左右,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不算低。因此,无论从宏观基本面,还是从市场本身技术面来分析,今年的股市行情都不容乐观。更何况,今年将是绝大多数限售股解禁后的“全流通年”,大小非减持的压力、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的负面影响、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推出所造成的不确定性,都是市场参与者必须顾虑的问题。
股指步入“2”时代似乎已成必然,尽管期间或许有反弹产生,但均不会改变这一趋势。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将风险防范置于首位,而不要在下跌趋势中恋战。而从近几年来的股市行情看,控制住风险后,市场同样会迎来机会,去年的股市行情,其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笔者以为在目前的走势下,投资者不妨以轻仓,甚至是以空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