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寻根
人心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是人心的外化。什么样的人就唱什么样的歌。放荡骄恣者唱出的歌轻佻傲慢,心志烦乱者唱出的歌迫促急速,虔诚恭敬者唱出的歌庄严平和,宽厚沉静者唱出的歌柔婉诚挚。汪峰的歌声,因其独特的嗓音和摇滚的精神诠释着他自己的音乐,那是一种激情和奋进;和尚的经声(佛教音乐)因其虔诚而凸现平和庄重,那叫一种信仰;牢狱歌手的歌曲因其不同的经历而凸现深深的悔意(如迟志强的《铁窗泪》等),那叫一种真诚;高原歌星的歌曲因其奔放的心境而凸现豪壮的魅力(如腾格尔,韩红的歌),那叫一种豪迈。用真心抒唱的音乐才具有至圣至美至强的感染力,才能广为传播。每个歌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很有代表性。如西域刀郎,唱出了一个新疆青年的深深挚情。还有张宇,唱出了种种复杂而独特的情感感受。
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我们感叹生活的艰辛困苦;听《梁祝》,我们为那纯洁无暇的珍贵爱情而如痴如迷……什么样的音乐,就让我们听出什么样的感受。音乐以其曲折流畅的节奏,蕴意深刻而回味无穷的歌辞,繁杂简单的乐章和清脆圆润的声音细腻真实地触动我们的心弦,净化我们的心灵,抚慰我们的心绪,升华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是幸福的,一种来自精神内层的深深幸福。
音乐问路
听音乐的时候,我全身都很亢奋,但又超期放松。每当自己听音乐的时候,思想也随着音乐得到了放松。歌声时而欢快,时而悠扬,心情也随之荡漾。音乐会把我灌醉,跟着那种节奏,顺着那股气流心情一泄而去。嗯,我的确是放松的。 我对音乐有一种执爱。
但是,听完音乐后,我又会思考更多东西。在我听音乐的时候,有时候脑子确实不转了,思考也休克了。满脑子都是音乐,即使你停了音乐,那歌声还是在回旋。我们很容易把音乐中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感同身受,其实有时候我们是矫情的。但是矫情无罪,我们只要代谢了心灵,梦醒时分依然执着,加油。
音乐是一种梦,是一个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真、最善、最美的梦;年轻的季节是多梦的季节,因此,年轻的人们,人们年轻的时候,或多或少地都做过这个梦。
梦非空,梦也非无用,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人有思维,富于情感和理性,人只要活着,并且只要人类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就不能没有“梦”--人们的愿望和向往,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追寻,构成了梦最主要的内容。
正如夜晚与白天同是时光的存在一样,现实和梦想是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现实中没有的,在“梦”中可以得到,现实的残缺,因了梦而圆满;“梦”赋予现实生活意义,现实生活因为“梦”的定位,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
梦源于生活,源于纯真心灵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梦是对生活愿望的表达;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一方面脚踏实地,一方面又怀抱理想,这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理想是“梦”,是一个个看得到、摸得着,关于未来的梦。
梦如此,音乐亦如此。
响起音乐
想起了汪峰,最喜欢的一个歌手,男人的嗓音,男人的音乐,相当男人;
想起了王杰,一直很忧郁,很苦悲,颤抖的嗓音像在告诉人们,谁读懂我了?
想起了张雨生,那种清澈的声音,透亮到心底深处,驱散了所有的浊气;
想起了腾格尔,草原的歌者,心灵的呼唤,那种回荡的颤音依然响在耳边;
想起了童安格,独特的嗓音解读着音乐,听着很舒服;
想起了许巍,就像邻家的小阿哥,歌声就像流淌的溪水,淡淡的抚慰着心;
想起了刘若英,很想邻家大姐姐,一首很爱很爱你,让人们记住了这杯奶茶;
想起了陈小春,不是歌手的歌手,却唱出了男孩的心,放荡不羁,因为我是我;
想起了Beyond,那是一个传说,第一次对粤语很感兴趣,对乐队如此挚爱;
想起了谢霆锋,那个不羁的少年,想起了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长大了,男人了;
想起了水木年华、羽泉,对于音乐的执着,对于生命的诠释,是他们证明了一个道理;
想起了郑伊健,是不是觉得他和音乐没啥大关系?你们错了,听过古惑仔里的歌,你就会读懂这个“痞子”;
想起了陶喆,那首《爱,很简单》让我简单的就喜欢上了他的歌,R&B、RAP,偶…嘢…;
想起了周杰伦,一个音乐时代的引领者,哼哼哈嘿,很叼,因为他是他;
想起了信乐团,记得大学毕业时,狂唱他的歌,对于大学,他的音乐忘不了;
想起了李宗盛,凡人歌,让我记住了这个老大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想起了小虎队,青涩的少年,那是我们的梦,他们对于我们80后有太多的记忆;
想起了很多……
我不是谁的歌迷,我是音乐的歌迷。
音乐现象
最近发现一个现象,近几年,尤其是2009年,华语歌坛能流行的新歌少之又少,而是出现了更多的翻唱老歌,如:萧敬腾,是的,翻唱的很有味道;如老外翻唱陶喆的《爱,很简单》--《I Love you》等等。时光的流逝让许多事物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当人们慨叹岁月的蹉跎,怀念少年时的轻狂,有些东西却如金子一样在时光机器里沉淀下来,如回忆,如经典老歌。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怀旧情绪的风靡,老歌新唱也逐渐成为乐坛的一股风潮。但是每个时代的歌曲代表着不同的情愫,用现在的感情去翻唱显然能带来不同的感觉。翻唱老歌成“疯”是创作力匮乏还是借歌还“魂”?值得思考。
还出现了一些沉寂多年的歌手复出的消息,陈明出来了,带着她的新专辑,还记得是那首《我要好到你》,让高中时候的我们狂唱。
小虎队上央视春晚!小虎队从组建至今已经20周年的时间了,今年他们将重组亮相春晚已不再是新闻,这也是小虎队解散后第一次,也是唯一次同台表演。小虎队火遍天下时70后正值青年,80后刚刚步入校园,我们都曾在小虎对的歌声里挥洒青春。那是我们记忆中最早的一批偶像。曾经小虎队的歌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校园生活,给我们留下的是那单纯、美好、无忧无虑的记忆;是那歌词本、卡带、明星贴纸的记忆……虽然,小虎队成员早已各自单飞,但是留在我们心底的印记是现今流行乐坛谁也无法取代的。《蝴蝶飞呀》、《逍遥游》、《红蜻蜓》、《星星的约会》、《再见》……这些经典歌曲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底。
PS:本人对音乐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解,只是在用心听着,当然也想写出自己的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只字片语也不知说了些啥,模模糊糊也好,各自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