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被吓了一跳。美国哈佛大学经济与公关政策系教授肯尼思.罗格夫说,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主要经济体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发生了金融危机,所以他相信中国迟早也会发生自己的金融危机,这不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问题,未来25-30年,中国会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但那不意味着过程中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他认为中国现在实行的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会在未来成为危机的隐患。这个我赞同,毕竟国家生命如人,有问题早检查早治疗,而且早预警更是个好事。正如加菲尔德1880年的语言:公正与善良的愿望比激情更能经得起时间的砥砺。所有具有良好愿望的中国人,不仅能经得起时间的砥砺,而且会走得更远。
问题是,《2012》、《阿凡达》的警示并没有让贪婪的地球人停止掠夺,人们该干啥还在干啥,争吵如旧,争斗如旧,争战如旧。在写《家用电器》2月的独家专栏时,我发出了家电业需要“阿凡达”精神的呐喊,但这似乎没有用。所谓的减碳经济依旧被束之高阁,人们更在乎今天,而不是未来。依旧关注眼前,而不是眼后。爱护和平而不是自相残杀,保护资源而不是掠夺、浪费,互帮互助而不是勾心斗角,自信坦诚而不是自以为是,真正坚持不懈地为和谐、目标而努力——这任重而道远。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很久没有看到冬日的阳光穿透丛林的树梢和高大建筑群的缝隙,呈现出如此的诗意。孩子们在人工雪场上滑雪,黑色的雪承受不住温暖的重量,因为冬天即将过去。
一觉醒来,我的充气床已经没有了厚度,躺在地板上,我在想着对面的八宝山,那些消逝的物质或灵魂就是我的最终的终点。谁的人生不是如此?!我们都在寻道,寻找支配生命的力量,但平心静气、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大巧若拙是何等的珍稀。阿瑟.克莱曼在《道德的重量》中说,对许多人来说,意识到我们时代是极度动荡不安的,会是一种莫名的威胁。我们会问自己:此时此刻,我们活在这里真的需要吗?我们死后,会有人记得我们吗?我们担心在这个世界会失去自己。《阿凡达》的结局似乎表达了非卡梅隆自己的期许——那些心存对自然、生命、世界敬畏的人才是包括但不限于潘多拉星球所真正需要的。
这个世界是有知的,只是无知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顺便说一下,我更喜欢用员工桌,而不是老板桌。因为老板是孤独的。因为答案永远在现场。
请我自己一定别忘记: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你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内心。
中国迟早会有金融危机?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