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天气忽然就冷下来,看每天的气温,已经从零下3度下降到12度了,新闻联播里一直在播放着北京天津的大雪,走在马路上,风似乎也凛冽起来。
傍晚下班的时候,在家门口附近的摊位上买了一些菜带回家,妻看了问,是从楼下买的吗?我点点头。妻又说,以后尽量从他们那里买吧,大冷的天。妻说的他们,是指蔬菜摊的摊主,夫妻俩带两个孩子。男的负责运输,开着一辆破旧的三码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风雨无阻。女的负责卖菜,穿着一件花棉袄,时常把手放在袖筒里,不停地来回走动。女的卖菜很灵活,遇上没带钱,也可以转天再给。份量上也够,很诚恳的样子。他们的两个孩子在附近的小学上学,脸有些脏,一看就是大人顾不上照顾。两个孩子很老实,夏天的傍晚,就在马路边路灯的下面写作业,冬天,不适合写作业了,他们就坐在一边,安静地看父母收拾菜摊,有时也帮着拿拿菜,收收钱什么的。每次路过那里,他们的艰辛都会扑面而来。我想妻说得一点也不错,从他们那里买,其实并没有什么同情,只是想给他们在这样的冬天增加一点温暖。
上周六,我去寄信,在邮局里,我遇到了单位的小马,她拿着一个包裹,正在办理着邮寄手续。我说,给家里寄的吗?她脸一红,笑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我探过头看她写的地址,才恍然大悟。云南那个地址我很熟悉,平时她也曾告诉过我们,动员我们加入她的行列。我一直奇怪于她的行为,而她却解释说,放在家里也是放着,不如寄给那些需要的孩子们。我说,可是需要花费很多的邮费啊。她说,无所谓。其实她的收入在单位里并不高,她做这些事情,纯属于一种爱心的表现。我知道,那个包裹里衣服和书刊,在经过遥远的路程之后,一定会在这个冬天最寒冷的时候,给那些需要援助的孩子们带来最真诚的温暖。
我和张彦广,是老乡,也是文友,平时除了有简单的信息往来,最多的是彼此博客的互访。我知道他是老家县城文联的副主席,除了写作之外,把家乡的文学事业也搞得风风火火,却从来不知道他还一直做着慈善事业。在这个冬天到来之际,他的博客上连续出现了两篇这样的文字:《以后的饭可以这样吃》和《我们用行动来温暖这个冬天》,前一篇文字,说得是几个汉子吃最简单的饭菜,却为公益事业捐款的事情。后一篇文字是他们把募捐来的米、面、油,挨家挨户送到贫困户手里的经过。我想,这个冬天不缺少什么华丽的语言,缺少的正是这种行动,他们温暖的不仅仅只是那几个贫困的家庭,更多的是把这种精神传扬开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把图片和文字贴在博客上的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吧。
寒冷几天后也许就会过去的,可是这个冬天里的温暖却不会消失,它会一直跟随着我们,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即便天气再冷,我们也会有一个无比温暖的冬天。(1100字)
这个冬天的温暖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