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信部公示6000多款车型油耗叫好


    在元旦休假期间,北京适逢大雪,偶尔上网,看到了工信部将市场在售的6000多款车型的油耗进行公示,不禁为之叫好,工信部的这一举措为处于冷冬之中的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暖意。

    汽车的真实油耗一直以来是困扰中国消费者购车的一个最大难题之一,原因在于汽车企业提供的油耗数据参考价值非常之低,车企一个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不具参考价值的等速油耗。很多消费者如以此为参考,其结果往往是,等速油耗看起来很美,车子买回家之后却发现是“油老虎”。

    因此,工信部的这一举措首先是利民之举,我们应该为之叫好。

    另外,汽车企业从销售的立场上看,对于公布真实的油耗数据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油耗成绩优秀的自然欢迎,而油耗水准不佳而又销量不错的企业自然非常抵触,而市场上这种有抵触情绪的企业不在少数。所以,工信部要推进这项工作,存在着不小的难度。而关于公示各个在售车型的油耗这一计划,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开始酝酿,在经过长期的试验和多方研讨之后,这一计划终于在2010年的元旦开花结果。

    为这6000多款在售车型的油耗能够得以公示,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政府部门为消费者的利益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这是我们第二个应该为之叫好的原因。

    第三个为之叫好的原因是希望工信部能够再接再厉,持续不断地推进这一工作。

    我想将所有车型的油耗公示出来之后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如何使公示的油耗能够最大限度的与该车型的真实油耗情况相符合,这里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看到这一油耗公示名单之后,笔者立刻就查看一些热门车型数据,有一款热门中级车,论坛里的网友普遍反应真实油耗应该在13个,而我发现公示油耗的综合油耗数据不到10个油(标示油耗仍不代表实际油耗),差距很大。这样,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问题一:不可避免某些企业为了保证销售,向工信部报备的油耗数据存在作假行为。
    问题二:因为涉及大量的车型油耗,政府管理部门不可能对所有油耗数据进行检测,第一是检测成本非常高,第二是缺乏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为数据报备作假行为提供了空间。
    问题三:工信部有着巨大的政府公信力,消费者毫无疑问会以工信部所公示的油耗数据作为自己购车的决策依据,这些虚假的数据将会持续地误导消费者。
    问题四:对于报备虚假数据的行为,政府管理部门是否有一些针对性的抽查或者举报机制?
    问题五:对于报备虚假油耗的汽车企业,是否有具体的惩罚措施?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地将工作向前推进,毫无疑问,工信部做了一件好事,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坚持下来。

    小调查:您是否会将工信部提供的油耗作为购车决策依据?   

    希望广大的车主积极反馈一些报备的不大靠谱的油耗数据,可以博客的形式,也可发信给搜狐的编辑余建约(jianyueyu#sohu-inc.com发信时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