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乐农村战略VS皇明国际战略


     12月18日,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的日子。吵闹许久的气候会议最终以不具法律约束的协议草草收场。

这一天,是山东桑乐第一百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下线暨捐赠仪式。在济南高新区桑乐太阳能基地的生产现场,来自山东各大电视和报社的媒体记者们各路云集,高靖平总经理身着一件咖啡色的短大衣从外面急匆匆地走进来,同大家打着招呼,一瞬间,他便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思维敏锐的记者们,不仅想知道这次第一百万台太阳能下线仪式的相关情况,更想知道,桑乐何时准备上市?桑乐在农村的市场开拓战略?桑乐何时称雄全国?还有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结束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高靖平以他一贯的沉着与冷静回答着每位记者的提问,这里有对桑乐九大生产基地的展望,有对农村开拓战略的信心,有对上市后对员工对经销商如何兑现的承诺,更谈到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带给太阳能企业的机遇,对温总理承诺在2020年单位GDP比2005年减少40-45%战略目标的信心……
桑乐的第一百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下线的仪式选择在了生产现场,到会的人员除了媒体记者以及参会的领导外,便是生产现场的员工,大红绸子高高地挂在自动包装线的最末端,正在等待下线的太阳能热水器静静地躺在生产线上,随时待命奔赴现场。现场的剪彩仪式简洁,随着一声礼炮,机器开动,这台标志性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员工成功包装起来,捐给了济南慈善总会。
机器一经开动,便不再停止。
这里领导们慷慨激昂地演讲,那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忙碌。两不耽搁。这或许就是桑乐的做事作风。低调务实从来都是高靖平与他企业的真本色。
 
而就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期间,皇明集团总裁黄鸣亲自飞往丹麦会议现场。
在那里,他不仅密切关注会议的进程,而且还应奥地利REEEP组织的邀请,和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先生一同参加Good Morning America(《早安美国》)节目的对话栏目,访谈过程中,黄鸣就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所取得的成绩与采取的措施做了有力说明,得到了施瓦辛格的赞誉,他亲切地称其为SOLARKING(太阳王)。他还盛情邀请施瓦辛格能参加明年的太阳能城大会,施瓦辛格欣然应允。
在那里,黄鸣倡导发起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际性足球比赛,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聚焦(Global Focus)、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多家环保组织支持。他们以足球寓地球,希望发达国家不要相互推诿,不要相互“踢球”,Don’t kick the ball to others(不要把球踢给别人),呼吁发达国家要勇于担当起更多的减排任务,以弥补因为高度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在那里,还上演了一段现代版童话故事,黄鸣见到了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并与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作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企业老总,黄鸣是唯一一位走向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现场的老总,并进行了国际性的公关活动。黄鸣以他一贯的彰显力与影响力为整个行业摇旗呐喊。
 
同为太阳能企业的领袖,黄鸣与高靖平都堪称行业的高手,虽然运作模式与战略目标各不相同,但是,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走出国门,征服整个世界。只不过一个是通过隐忍,一个是通过公关。
 
高氏农村战略
桑乐的经销商都称高靖平为“老大”,诸如“只要老大说的事,我们都会听的。”诸如“高总崇拜毛主席,我崇拜高总”的偶像论。还有对高氏算法的强烈的认同感。在桑乐公司自上而下,大家都清楚自己的目标,都知道自己所处的角色,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用扬鞭自奋蹄,在桑乐就有这样的感召力。无论是员工,还是经销商都是如此。
这里面到底有何种妙法,使桑乐有如此巨大的向心力,真是行业人士颇要研究的课题。但是,高靖平所提倡与坚持的农村战略,却让行业人士在认同的同时,颇又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便是他们风驰电掣般抢夺农村市场的勇猛劲头,在还没有让竞争对手来得及反应过来之际,他们的网点与销售员便已经在终端做得风生云起,基础工作做得很是扎实。
而高靖平所描绘的九大生产基地,争创百亿的宏伟愿景与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构想,而是真枪实干。从浙江海宁的成功案例,再到江苏淮安和湖南岳阳的动工建设。这些都开了桑乐08和09年的好兆头,更是验证了桑乐农村战略与异地生产基地本地化运作战略的正确性。在今年冬季提前到来的雪天期间,桑乐的销售没有因为运输问题受到任何的耽搁。今年年会上,他又提出在河南开封、河北唐山、辽宁沈阳、陕西三元、四川成都等地异地布局,建立生产基地。这种大格局的思维颇让在场的经销商为之振奋。最重要的是,桑乐的这些构想与建设,都不是遥不可及,都是让经销商实实在在看到的。这如同下棋一样,技高者早已把棋局设计的天衣无缝。
高靖平是比较低调的,用其助理王猛的话来讲,他原先的时候一年当中有二百多天都呆在市场,行走在市场的一线,与村级镇级县级和区级经销商促膝谈心,很多的经验和未来的设想都来源于他的亲身实践。他的做事方法有一种在不动声色之中将对手置于绝地的决断性,或许这与他自小生活在部队大院,熟读毛选,对毛主席军事战略有很深研究的缘故。
有人曾将桑乐比喻为汽车行业内的“吉利”,对此他倒是不可置否,无论是人们怀疑他的桑乐品牌,走农村低端战略,还是桑乐的中低价位使桑乐陷于低端品牌的消费定位。他对于他的农村包围城市,农村为主战场的企业战略丝毫不动摇,而且,他将自己对农村市场开拓紧迫的心情很快地传达给终端经销商。
在高靖平的脑海里,也有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让全国所有农村的乡镇大部分都用上桑乐太阳能,以绝对的市场占用量充当行业的霸主地位。届时,他将是这个行业乃至全球太阳能热水器最大的供应商与生产商,这个地位是基于市场的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公关的层面之上的。
每个人都有梦,只不过实现梦的途径不同而已。高靖平的曲线救国历程里则是以夺取农村从而实现全国解放的目标。
 
黄氏的国际战略
与高靖平的低调平和不同的是,黄鸣仍然保持着他的激情与斗志,即使在行业年会上,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便是行业内很多企业挖去了他的骨干力量。而他的“干不好就别说自己是皇明人”“我不是不做,我要做你们连我的零头都不是”惹来了场内十五次的掌声。这就是黄鸣到哪里都给人带来新鲜和激情的老总。
很多时候,黄鸣出现在公众的场合要多一些,这对于他来讲或许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从接受国内记者的采访,到接受国外记者的采访,他都能从容应对。用他的话来讲,现在有时候想推都推不了,都找到家里去了。
与十年前相比,黄鸣对能源危机的担忧与呼吁逐渐演变为现实,从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们都找到了答案。不仅对于气候,对于能源同样如此,没有能源消耗与污染哪来的环境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十年前,听黄鸣讲他在大学时,听大学老师陈如恒教授讲石油还能用几十年,唤醒了他醉心于太阳能研究的意识。多年来,为了我国的太阳能行业,从国内到国外,他的游走与呼吁,就像一个苦行僧不厌其烦。正是因为这种悲天闵人的胸怀,得到了多少皇明人的认可,无论离去的与留下来的都对他充满了感情。
相对于桑乐的低调下沉,黄鸣却是高调上扬。今年他把“太阳能城大会”这个国际性的大会做成了公司的国际公关活动,而通过这种国际公关的带动,一方面带动德州城市品牌的提升与建设,另一方面则是皇明为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呼与吹,难怪曾有两位记者在辩论桑乐与皇明时说,皇明在为行业呐喊。
其实无论是行业呐喊,还是为自己谋利,就像当年皇明启动的科普万里行活动,不仅是一种商业更是带动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知识的普及,这一笔还是功不可没的。如今,面对行业的竞争无序与杂乱,皇明再次启动了革命性的战略公关,开始向世界推荐中国太阳能的商业模式,使全球的同行来了解皇明,来了解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
面对日益临近的“太阳能城大会”,皇明不仅建立起了号称世界第一节能建筑的日月坛微排大厦,以及还有让人产生歧义与争论的太阳能房地产工程“蔚来城”,黄鸣想展示给人们的或许是太阳能行业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模式。
皇明的这种国际化的接轨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提升,首先作为领头人的黄鸣时时出国走访,回来后不时地与下属来两句外语,即使有时候称赞一下下属也是夹杂着英语,这是一个国际化的老板。在他的熏陶下,他所在的董事办像一个国际化的办公室,接待外宾与外宾对话也是常有的事情。
皇明与桑乐,黄鸣与高靖平,两种不同气质的企业,两种不同性格的老板,他们的战略一个向外,一个向下,各有千秋,都认准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不断向前进。他们都是有梦想的老板,这种梦想体现在他们的眼睛里,那种执著与沉静,是他人所无法理解的。
这两个企业都充满了传奇,都走在行业的前列,他们的战略以及定位会带给同行更多的启示,笔者此次从战略上对他们的企业经营略做分析,此后还想从经营模式、文化理念和营销创新等多方面加以论述,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