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小器·圣雅伦”非常道


 

一个只有拇指指头大小的心形吊坠,穿在一根红线绳上,看起来非常精致,实际上,它却是用来剪指甲的。
  “这是民间发明家为我们设计的,现在正在改进阶段,如果成功了我们就可以申请专利了。”44岁的中山聚龙集团董事长、圣雅伦公司总经理梁伯强不无得意地说。
  像这样的产品外观专利,圣雅伦公司每年都要申请二三十件。现在,被称为中国指甲钳第一品牌的“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已经拥有37项实用新型技术和120多项外观专利。
  而今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工业设计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颁奖典礼上,圣雅伦的二片式指甲钳在数百件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殊荣。
  成立于1998年的圣雅伦公司,目前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指甲钳生产基地,并连续6年获“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称号。从1999年开始生产指甲钳到现在,圣雅伦已经占据了国内指甲钳市场份额的65%,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双品牌战略和高低端路线
 
  一次,梁伯强在报上公开征集“圣雅伦”的广告语,结果“非常小器”夺得头筹。此后,梁伯强开始采用“非常小器·圣雅伦”双品牌战略,分别在低高端两个市场出击。“非常小器”走的是低端路线,最低的发货价格为3元多,圣雅伦走的是高端路线,价格最高的一套为100多元。
  “非常小器·圣雅伦”已有200多个品种,并由单一指甲钳延伸到个人护理用品。有手指甲钳、脚指甲钳,还有专门的婴儿指甲钳,这种指甲钳面平滑,长度比成人的要短一半。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卖点,经过市场考察,梁伯强偶然来了灵感,一个DIY概念,便将耐用品与日常品结合起来,带动了消费方式的一次“革命”,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理念。
  指甲钳在国内一直是被当作“日用小五金”,而在欧美,其身份是“美容工具”或“个人护理品”。梁伯强创见性地将指甲钳按“个人护理工具”的理念和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选择销售渠道,使圣雅伦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尽管单纯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满足市场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品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先认同产品才能积累品牌,先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才能达到产品品牌的认同,最终认同企业的品牌。
  “给指甲钳赋予全新的定位”,这是思维的关键,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颠覆这个小产业的游戏规则。首先要跳出“剪指甲工具”的定位,如果仅仅是工具,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买不了几把,而要注入适当的文化含量,把它变成时尚产品。这一点受到了一些日本生活产品的启发,就像女孩子的挎包、发夹,完全可能提升附加值并且出现普遍性的重复购买。
  2003年11月,圣雅伦举行了一场招商会,在会上,梁伯强提出要以不锈钢指甲钳替代传统指甲钳,进行指甲钳的技术和绿色革命。梁伯强的野心显而易见:他期望以产品换代的名义清理市场不和谐音。针对当时国内指甲钳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小厂林立,指甲钳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雷同,款式陈旧,新生品推出速度慢,没有建立正常的厂商伦理关系等,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圣雅伦提出要努力改变这一混乱状况。
  与此同时,圣雅伦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起草了指甲钳的国家技术标准。利用圣雅伦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实力,利用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将劣质产品挤出市场,对山寨小厂、不具生产实力的厂家进行淘汰整顿。对于行业竞争,圣雅伦的指导思想是:价值观决定价值链,价值链决定价值战,价值战决定价格战。圣雅伦不仅做产品的革新者,还做小产品渠道革命的领先者。其典型手法是:
  建“防火墙”:把行业技术骨干都请到公司来,阻止了同行业进入高端市场的开发。
  舞“无影剑”:组织建立行业标准,用专利来占领行业高地。
  打“迷踪拳”:不断申请专利,然后把专利与贴牌加工服务捆绑在一起卖给有实力的中间商增加客户的依赖度。
  穿“铁布衫”:清理市场;建立与代理商新型的伦理关系,推动市场。
  凭借这些市场手段,“圣雅伦”率先在中国五金行业树立起了高起点、高品质的旗帜,重新建立“栽培客户就是壮大自己”的新型厂商关系,修复了“利润链工程”,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销量大不赚钱”的顽症。
 
  “315老板孵化器”工程
 
  湖南人郑春生是圣雅伦公司的一名保安人员,而在今年3月份,他结束了自己做保安的历史,在圣雅伦商学院3月份的新学员名单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圣雅伦公司的老总梁伯强对于郑春生的举动也感到了一些惊讶,“是公司一直坚持的品牌文化感染了他,给了他信心”。在圣雅伦公司营销中心的左边墙上,“一个人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个人的事业不叫伟大的事业”,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
  “经营人性,成就梦想”是梁伯强在做了20多年的企业后,最终确立的经营理念。2004年底,梁伯强推出了“315老板孵化器”工程,即用3年的时间投资1000万,培养500个老板。参加者不仅免培训费,毕业了还可拿到1万元钱的创业基金。为此而成立的圣雅伦商学院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创业做老板的行列。
  “315老板孵化器”工程,作为全国首家民企带薪培训的模式,自推出之日起便备受争议。问及开办的初衷,梁伯强说一方面为回报社会,自己也曾倍尝创业的艰辛,这么多年来颇有一些心得,想传给那些想创业的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与自己曾经的遭遇有关。如今中山地区不少做五金的小企业主都是当年自己的企业一手培养出来的,他们在厂里掌握了技术后,就带几个徒弟走人,这让梁伯强曾经很伤脑筋。但后来他想通了,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想当老板,既然人性如此,何不顺势而为?
  在渠道建设计划的构思中遵循的思路是:长期的系统培训除了培养加盟商的销售技巧外,更要培养对企业文化和产品的认同,增加忠诚度。而创业基金的设立有助于提高加盟商的积极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经销商打开局面不容易,但一旦扎下根来,所发挥的能量也是传统渠道不可比拟的。
  全国首创的“一拖三”模式,以及“全员营销”的理念,都通过“315”这个大溶炉渗入了学员的脑中,一批批的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圣雅伦大有星火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