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钢管征反补贴关税暴露了啥


美对中国钢管征反补贴关税暴露了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周三最终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大约10%到16%的关税,这是截至目前为止美国针对中国的最大贸易案(12月31日中国日报网站)。

   在布什总统当政期间,美国曾经对中国发起多起贸易案,但是,最终布什总统批准的极少。2009年9月份,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不顾国内外专家特别是中国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价值18.5亿美元左右的中国制造轮胎征收35%的进口关税。接着,得到甜头、看到希望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nited Steelworkers)、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亚利桑那州钢管公司Maverick Tube Corp及其他美国钢铁制造商联手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进口关税。

    轮胎案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中国决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了投诉,并开始调查美国制造的汽车是否以不公平的低价“倾销”到中国市场。而且,中美双方多次就贸易保护主义进行磋商谈判,伦敦、美国匹兹堡G20金融峰会期间中美双方领导人会晤特别是奥巴马访华期间,都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深入商谈。奥巴马本人多次表示,反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各种借口包括绿色环保、减排节能等发起的贸易保护。奥巴马总统多次承诺对中国不再发起新的贸易保护政策。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2009年,美国公司和工会针对中国的补助金政策和“不公平的”定价活动发起了十几桩贸易案。

    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27.4亿美元的“石油工业用管材”(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OCTG),相当于此前一年的三倍还强。但此后油价下跌,石油钢管需求下降,中美企业陷入困境。目前美国油井管库存处于饱和状态,国内钢企并没有计划向美国大量出口油井管。从美国企业利益角度出发,此举是为了保护国内企业,防止中国石油钢管对美国企业的冲击。

    美国政府变本加厉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彻底暴露出美国政府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欺骗国际社会、欺骗中国、耍两面派的用心,这也提醒中国绝不能轻信美国政府的任何承诺,应该对其要有充分戒心和应对之策。从本质上讲,主要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在全球贸易再平衡论指导下,从美国利益出发大肆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力图也要通过出口贸易拉动本国经济的指导思想导致的。可以预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案将会越来越多。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任何美国官员对中国的承诺都不可信,也靠不住。这起对中国反补贴案之后,美国商务部还已公布了一项初步的反倾销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最高99%的关税,预计将在明年4月初宣布有关这一额外关税规模的最终决定。此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5月份就是否允许征收这项额外关税的问题进行投票。中国必须做好应对之策。

   美国必须清醒认识到,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没有产生过好效果。在美国大萧条时,美国对上千种产品提高了关税,但这一做法并没有解决经济问题,反而使得经济问题得以延长和恶化。保护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两败俱伤,而受伤最重的是发起国。

   中国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后贸易形势不容乐观,贸易纠纷将会接踵而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外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已经发起了20多起调查,影响中国钢铁出口50多亿美元。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拉动方式已经刻不容缓,眼前要做好包括磋商谈判、斡旋协调、提前制定反制措施清单、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等准备预案。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j/20091231/071971793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