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党员领导干部驻村兼职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乡镇党员领导干部驻村兼职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推行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是市委适应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发展、推进农村党建、创新农村工作的新举措。2009年初,大荔县共选派了398名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398个三、四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近日,我们抽调人力,组成专项调查组,深入乡村,通过与兼职党员领导干部座谈交流、走访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乡镇党员领导干部

驻村兼职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 主要举措

(一)配强力量。全县所有驻村兼职干部均选自于乡镇机关科级领导干部、科级后备干部和部分优秀干部,优先选用乡镇领导干部,对支部班子健全的村派驻第一书记,村支部班子不健全的直接任命书记,尤其是对村情复杂、发展滞后的村由乡镇主要领导兼职。这些兼职的乡镇领导干部,均为通过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群众威信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的领导干部,实现了全县三、四类村驻村兼职全覆盖。目前,全县三、四类村兼职的398名乡镇党

员干部,其中领导干部353人,正副科级后备干部74人,兼任第一书记的388人,兼任书记的10人。

(二)明确职责。兼职乡镇党员干部实行“双岗双责”,岗责同等对待、同等落实。兼职乡镇党员干部主要履行好“六为民”职责:一是宣传政策便民。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便于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二是发展经济富民。帮助所驻村找准经济发展的路子,及时提供信息、资金、技术服务,引导农民群众科技致富;三是建强班子带民。狠抓村班子整顿,重点抓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落实,提高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维护稳定安民。及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杜绝恶性突发事件;五是真心实意助民。关心弱势群体,及时帮助困难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是崇尚文明引民。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用和美、诚信、友爱引导群众,创

造和谐宽容的社会环境。

     (三)严格管理。党员干部兼职工作采取县乡分级管理制,兼职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党委具体负责,宏观领导与业务指导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建立健全了六项工作制度:一是日常管理制度。规定兼职第一书记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2天,兼职书记除每周一、五参加机关集体学习外,其余时间均在村工作。二是工作展现制度。要求兼职干部都要认真做好工作日志和民情日志,随时记录走访群众、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等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廉洁自律制度。兼职干部严谨打牌赌博、酗酒闹事以及防止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四是定期汇报制度。乡镇党委每月集中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半年集中检查一次,年终进行总评;县委组织部不定期抽查兼职工作情况。五是考核奖惩制度。乡镇将兼职干部职责任务量化,制定考核标准,每年考核两次,年终兑现奖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期间,县委组织部进行重点检查。五是群众评议制度。改变过去“干部考核干部”的办法,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考评标尺,定期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对兼职干部逐人进行评议。六是督查制度。县乡两级分别成立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并通报检查情况。

     (四)真情关怀。对兼职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体贴关怀。一是生活上多关心。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生活补贴,从生活等方面多关心兼职干部。二是工作上多支持。鼓励乡镇干部大胆放开手脚干,对有胆识、有才华,但因某种原因受打击报复的干部,要态度鲜明地给予保护。对工作中出了偏差、走了弯路的干部,要及时帮助他们总结教训,区别情况妥善解决。三是政治上多激励。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兼职干部要进行通报表彰,优先提拔重用。

二、初步成效
     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促进了农村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我县乡镇党员干部兼职工作得到了基层党组织认可、党员干部支持、农民群众欢迎,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基层党组织增强了凝聚力、党员干部增强了战斗力、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实行乡镇党员干部兼职工作,加强了“两委”班子,化解了社会矛盾,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我县冯村镇仁庄村、许庄镇义井村、朝邑镇西提堤村、范家镇雷南村等40多个三、四类村党支部正在崛起,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10%;朝邑镇企业办主任冯福义在兼任西堤村支部书记中,针对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等问题,积极争取两委班子成员支持,经过多方努力,今年为西堤村新增了5名年富力强的党员,优化了党员结构,充实了村级后备干部力量。据统计,全县兼职干部共建立健全全县两委班子9个,培训村级干部408人次,新发展党员480人,全县387个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稳妥化解处置各类社会矛盾798起,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随着党员干部兼职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奉献群众,争当“服务型”干部。户家乡党委大力开展“为民办一件好事、解决一个难题、化解一个纠纷、帮扶一个贫困户、修一条便民路、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民心工程;朝邑镇在党员干部中组织实施了“六带头”活动,即“带头遵纪守法,让群众顺心;带头维护治安,让群众安心;带头倡导文明,让群众开心;带头美化环境,让群众赏心;带头勤劳致富,让群众舒心;带头扶贫济困,让群众暖

心”,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县兼任干部普遍能够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依托派驻村的资源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培育主导产业,挖掘增收潜力,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劳务经济等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为顺利实现“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范家镇镇长李少博兼任加西村第一书记以来,与村主任一起跑项目、争资金,为加西村争取设施农业补助款40余万元,并为加西村群众协调贷款50余万元,及时解决了发展设施大棚的资金难问题,使该村设施示范面积达到了184亩,增加了农民收入。冯村镇贺家洼村依托本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组建了30个建筑工队,吸收本村富余劳动力600多人,在周围县市承接建筑工程,年创收7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至11月底,兼任干部派驻村共发展大棚4000余亩,有序组织劳务输出9.8万人次,成立专业合作社206个。据统计,预计选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望净增650元。

四是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兼职以来,全县兼职党员干部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立足于改善村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整合县、乡、村三级资源,突出解决好农村水、电、路、讯、就学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实效。许庄镇党政办干部马小勇在兼任义井村党支部书记中,找准了道路、人饮、就学这三个直接影响制约义井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为村上新修2.28公里道路、铺设40公里人畜饮水管道、新建校舍500余平方;冯村镇民政干事陈丽萍兼任仁庄村党支部书记后,为解决通村路出行难问题,外引内联,跑项目、争资金、筹捐款,共筹资70余万元,新修了一条通村路、硬化了10条巷道,一举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全县兼任干部共为派驻村修建硬化村道、巷道86公里,完成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7个,较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兼职派驻村呈现出村容村貌整洁、文化活动活跃、村风民风文明的良好局面,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全县各乡镇兼职干部中为民解难事、急事,办实事、办好事的比比皆是。据统计,今年全县兼职党员领导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320余件。

三、几点启示

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旨在帮助所驻村抓发展、强班子、办实事、解难题。大荔县全力推行这一做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和谐大荔。大荔近年来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农产品加工、销售难;一些农民法制观念淡漠,不懂法、不学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村封建迷信、打牌赌博还有所抬头,农村脏乱差现象不容乐观等。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能真正深入基层,扎下心沉到底,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着力探寻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二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通过近年的基层调研,对于当前农村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一个较为重要原因就是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心中无数,吃摸不透,把握不准。用老百姓的话说,一些干部“下乡一阵烟,村委转一天,闲时还见人,用时人不见”。这种现象折射出干部缺乏工作责任心,对群众缺乏感情。三是转变乡镇党员干部领导方式。如今的乡镇干部早已从催粮收款的繁重任务中解脱了,工作量轻了,乡镇与农民利益分配间的矛盾也随之化解了。如何引导乡镇干部适应新形势下的角色转换,实现由昔日管理

型向服务型、行政型向民主型、凭经验办事型向依法办事型的有机转变,这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启示之一:紧跟形势需要,创新机制。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昔日派干部下基层蹲点、工作组驻村帮助工作等办法,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推行党员干部兼职工作制度,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仍属于干部下基层抓工作的范畴,但确有着明显的特色。首先,兼职工作不是以解决某一个具体方面的问题为目的,而是充分运用综合性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影响制约农村和谐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次,兼职工作不是为完成突击性、短期性的临时工作任务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而是以一个相对较长的工作周期来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上述两点的不同,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新的农村工作机制,是基于农村税改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在反复总结历年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有益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启示之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最注重实际的,讲究的是实在。农村工作不能脱离群众的实际需要,不能想当然地做些群众不高兴、不赞成的事情。兼职工作中要多与群众交流、沟通,交友、交心,解民意,察民情,多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切体察群众的疾苦,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各项工作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达到对接共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同理解、支持和拥护。

启示之三:完善工作机制,创优工作环境。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理顺“两委” 关系。目前现行的《村委会组织法》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未明确规定领导权与自治权有机结合的具体制度。因此,对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工作职责还应进一步补充细化,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减少村级领导班子“内耗”,增强领导合力。二是松绑减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按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为兼职干部营造干实事的宽松环境,让他们脚踏实地闯新路、谋发展。三是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改善工作条件。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资源共享,资金捆绑

使用,有效整合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综合利用,改善村级党组织的工作条件。

启示之四:健全责任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否抓出成效,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应责任体系。这一制度建设非常关键,而且必须是多层次、全方位地建立责任制,把方方面面的的积极性都激活、调动起来。一是建立党委抓党建的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管党,发挥党委的统帅、领导作用;二是强化乡镇书记带头抓党建的责任制,真正使乡镇党委一把手尽到责任;三是坚持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兼职、部门包村工作制度,不断提

高工作水平。通过层层建立责任制,形成全县齐抓共管的局面,农村党的建设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四、问题及建议

大荔县乡镇干部兼职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重视还不够,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兼职干部工作仅流于形式和“规定动作”,开拓创新精神不强,尤其是在在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推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工作进展缓慢。二是一些兼职干部在综合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方面缺乏创新,工作中存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村级环境整治、村风文明等软环境建设工作,发展不均衡。三是村级后备力量缺乏,选人用人难度加大。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大批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出外打工,向城镇发展,加之村干部工作忙、报酬相对较低,岗位吸引力不强,选人难度加大。

切实解决好上述存在问题,今后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教育,进一步提高兼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重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全力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积极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是抓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可以打破身份、职业、地域界限,注重选拔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对本地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可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按组织程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和谐建设。

三是抓作风,确保农村党的建设健康发展。坚持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兼职干部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服务农民需求为首要任务。四是抓载体,调动兼职干部的积极性。多开展些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活动,以此加强、改进农村党的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