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功,从说No开始(之五)买房篇(1月7日)


 

    再来看买房。

 

2010年的房市,有悲观者认为会有崩盘之危;但也有乐观者,比如蔡红岩就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有大小年之分,诸如0608年之类的偶数年都是小年,0709之类的奇数年都是大年,言下之意,2010年这个小年过了之后,就会迎来2011年这个大年。

200819月份个人消费贷款达到1.2万亿,估计全年可达1.8万亿,是房地产泡沫较大的2007年同类贷款两倍半以上。而在中国,估计只有10%以下的人口持有这些个人按揭贷款,并持有住房多套。同时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全球性金融海啸,但是美国95%以上的居民只有一套住房。由此可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隐患比美国的要严重得多。

房子已经成为中国亿万民众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更是中国不容倒掉的经济支柱。

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2010年的《经济蓝皮书》说,我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虽然如此,而且那有能力买房的人绝大部分已经有了房子,甚至有数据证明,按照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的房产售价与租价之间的对比,要50多年满租的状况下,总体租金才能够与买房的成本持平,但这样的现状依然没有阻止大城市的房价扶摇直上。

甚至伦敦、纽约、迪拜等国际大都市的房价都难以望中国某些城市的房价。即使这样,依然有媒体跟着某些开发商忽悠,说2010年中国某些城市的房价还要上涨20%-30%,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2009年开始计算至少还有20-30年的发展行情。

如果从中国城市化率从45%78%之间的差距这个角度来看,这个20多年的发展行情倒也是言之有据的。要知道每个百分点都意味着2000万人迁移甚至定居,住房的需求是那些人的刚性需求。

 

对那些 “山野村夫”而言,“被城市化”之后,势必要改变很多以往的生活习惯。

但山野村夫们为什么要到城市里来呢?

比如,他们要放弃在穷乡僻壤的惬意生活,却要忍受都市里背井离乡的蜗居状态;要放弃家乡的田园风光,却要去忍受都市里的车水马龙与各种污染;要放弃在穷乡僻壤的广阔天地,却要忍受都市里的孤独与寂寞。

明明是为都市经济迅猛发展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睦与幸福,却要忍受都市人群的歧视与白眼;明明是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了许多年,却依然是暂住身份,需要为子女的上学支付不菲的“赞助费”;即使是“暂住证”变个名字成为“居住证”,却也是可擦洗涂改的浮动状态,即使如此,对如此深得民心的政策还要感恩戴德。

 

但居住证仅仅是一个标签,难以改掉与土著居民之间的鸿沟甚至敌对状态。

1223上海电台主持人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虽然这位主持人在事后做出了公开道歉,但那种矛盾与冲突是很难愈合的。

 

即使来到都市里,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呢?

当房子从使用品变成耐用品,再从投资品变成收藏品,加上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土地与房子的垄断效应,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务员与金融机构内部的经办人对利益的盘剥,日渐看涨的施工费与材料费,各种能源消耗与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等等,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叠加效应,房子理所应当地成为奢侈品,其费用在使用者看来更是难以承受。

要把上一代人的所有积蓄,以及下一代人的幸福生活,连同自己一生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一栋小房产,让自己蜗居于都市中的某个角落。

 

房子到底是“一铺养三代”还是“三代养一铺”?

既然房子已经从“一铺养三代”变成了“三代养一铺”,既然高房价已经成为某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人众所周知的自杀根源,既然谁都不能确定房价还会继续疯长到什么时候,既然我们早就看清推动房价上涨的不是市场而是公众的无奈,为什么依然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卖那些钢筋水泥铸造成的狭小空间?却失去了自己无限的生活乐趣,以及温情的家庭呢?

 

不要听信有恒产者有恒心,没有恒产者必无恒心之类的话;也不要迷信什么“安家才能乐业”的话,更不要听信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依然“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类的在心口不一的。

倡导房价下跌是政府的亲民行为,是开发商的苦肉计,是媒体的媚众表现,是学者们的口舌之战。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假如你没有相应的积蓄;

假如你不能确定你的住宅真正能够保持70年不动产的状态;

假如你不能确定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摆脱被强行野蛮拆除的境地;

假如你不能确定来租你的房子的人会持续地替你支付银行的按揭;

假如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工作所得扣除税费以及一切必要的生活开销与未来潜在的隐患之后,可以确保按时偿还银行的费用;

假如你在教育、家庭、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方面依然存在难以摆平的恐慌……

——为什么要去买房,并把自己的血汗钱寄托在危如累卵的投资上?

 

毕竟在房子那百十平米的狭小空间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毕竟除了那点钢筋水泥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生活内容,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追求。

 

贾春宝

201017星期四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