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手机立法来规定可行吗?


学生使用手机立法来规定可行吗?

李华新

   17日,曾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抵制手机网络色情倡议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方策和他的同 学马骐騑、老师陈国治以及教育专家郭海燕共同做客人民网,就互联网、手机色情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出教育、家庭等方面教育我国青少年 正确认识色情的维护并抵制进行了探讨。讨论中,陈国治和郭海燕表示,抵制色情应当教育、社区等方面入手,改进教育方式、加强舆论引导, 使青少年正确理解;而两位同学则认为,家长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并且应当正确理解学生对的认识。2010010816:18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教育专家、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共同来探讨学术使用手机的话题,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最终的结论也是充分显示了各自从不同角度的理解。教育专家:抵制色情 家长、学校、社区一个都不能少学生:对于” 家长应当正确引导

    看来对于色情信息在手机上的泛滥应该如何杜绝,一些想法或是看法,是否就是需要的呢?而现在的所谓的手机上网不过是吧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的传播在使用手机的方式罢了,因为在没有上网手机之前,其实学生们接受这些涉黄信息还是有些不便的,那么现在的手机的价格相对不高,使得一些上网不方便是学生在使用手机观看色情信息成为了一种不用花费大少气力,就可以得到的。而且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候,学校老师的初衷,也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但是因为手机本身的问题,使得手机的涉黄成为了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而这些参加座谈的学生也说,他们的一些同学因为受到色情信息的侵扰,实际上身心也是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学生的发言很有一些代表性:在学生中间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人:第一类就是对自己的自控力比较好,或者说是素质比较高的会直接屏蔽掉,这种人是绝大部分。第二类就是如果弹 出来,就大致看一眼,可能下次我不会主动找它。第三类就是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可以下次再深入地研究一下。自然 按照这位学生的说法,并非是学生们都会把心思全放在这上面。可是受这种不良信息影响的,主要还是因为很偶然的,或者基于好奇碰上了,然后就开始一步一步陷进去。这种情况应该是占大多数的。不过以老师的意见:还是希望通过舆论的方式,尽可能地纠正手机不良信息对同学产生的对社会的态度、对价值 观念潜在的影响。哪怕接触到了,他们能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可能受到的伤害就会少。不过教育专家的已经则是更为看重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让走进我们视野的每一个学生,要让走进我们课堂的每一位学生感到我们的温暖,感到我们的吸引力,感到 我们对他们充满了善意,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往阳光的道路上引,绝对不能看着他们往邪道上走,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来说,爱心和责任心非常重要。


这里所说的都是主动因素,但是色情还是具有诱惑力和负面影响的,但是现在是否就到了没有手机就不能进行教育,就会影响教育,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期待的问题。而在国外,尽管按照现在的说法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色情源头是在国外,但是国外对于手机的实用规定却要比我们更加严格:法国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年龄更小,会受到伤害更大。因此就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而言可以规定在15岁以下不要使用手机,或是18岁以下不能使用手机,或是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或是用实名制或是需要家长作为监护人认定才可以使用,再加上运营商遵守相关规定,那么采取必要限制后,对于制止色情信息会是有效的。

 

因此相对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清除手机色情信息而言,有一个立法规定,也是应该可行的。因为在国外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而手机色情的泛滥要制止有效那就必须要有立法的法律规定,不管是谁,违反规定那就要为自己的违规付出代价。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