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公民道德的“生态”建设


  一则《彭宇案可能现郑州版 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7.9万》的新闻在搜狐网刊出后迅速引起热议,短短时间2万人参与讨论,然而讨论的结果让人叹息不已。尽管95%的人呼吁“不能让好人吃亏”,但关于这场外人无法辩解的官司和司法只能参照公平的无奈判决,大家唯一的希望只能是见到当时情况的人都能勇于作证,还社会一个公道!由此导致另一个让人更加遗憾的调查结果,即98%的人表示,今后再遇见危难情况时不会出手了,表示会出手的只有可怜的2%。这个2%让人敬佩更让人感到可悲。由此,我们看到的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类似事件的出现,社会的道德良知正在被无情的吞噬。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后,中央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多重和谐理念,这是执政纲领具有时代意义的调整。而我在想,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财富拼搏后,人的塑造也应引入生态的概念,尽快改变目前近乎赤裸裸地被我们过去无情鞭挞过的金钱道德观,恢复自然、纯朴的人性之美,让社会更让人与人之间多些人性的关爱。当然这注定是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制度层面的建设与引导,也在我们每一个的切身实践。除此之外,任何的指责、谩骂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