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号读报
昨天“江苏24条”楼市调控政策出炉 F4
非家庭唯一住房征收契税3%
一年内换房者不再减免个税 F5 方
《现代快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监察厅、物价局等四部门联合也下发了通知、叫《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我拣重要的说:
从10月1号起,除唯一住房外,契税一律按3%征收。唯一一套房,90平一下的1%;90-144%的1,5%。
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明确了:一年内改善、换房的,个人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没了。比方,我就一套房,卖了80万,交8000块个税。我要住啊,一年内又买了,100万。上回交的8000块个税退给我。现在是不退、卖的时候交个税、买的时候交契税。
第二个还没明确、就是南京的购房补贴还有没有?比方144以下首次购房、给房款总额0,5%补贴——这个政策的截止日期是2010年12月30号,现在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说法。
这两条我个人略有微词,家庭唯一一套住房、不管是紧巴巴的第一次买,还是为了改善换了宽敞的、都是全家人唯一的居所。过去不管是出于对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目的、还是地方刺激房地产的目的,实际上都给了最广泛的自住需求以帮助和实惠!
而新政放弃或者说降低这种帮助,让唯一居所的购买和改善加大了成本,我有点想不通。
一家只买一套房不可能把房价搞离谱。
农行部分支行首套房首付提至四成 A5 方
《金陵晚报》说:“9月29号加强版新政”中明确规定,首套房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最低2成,上调到最低3成。然而在二轮调控的背景下,南京农业银行的部分支行,已经将首套房首付提高到了4成,是各银行贷款政策最严的一家。另外南京部分银行表示,原则上已经不再对60平米以下的2手房放贷了。
江苏城镇居民户均用电192.5度/月(F6 鹏)
《现代快报》说,阶梯电价到底怎样“定档”合适?最近几天,国家发改委的相关征求意见稿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根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每月每户家庭的平均用电量为192.5度。相比征求意见稿中,全国平均分档标准的110度、140度两套方案,似乎大多数江苏家庭的用电量都要高出很多。
然而,报纸细读国家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以及通过对江苏省价格主管部门的采访发现,阶梯电价在很大程度上被误读。所谓的第一档设定为110度或140度,只是国家发改委根据分档要求测算了一下全国的平均标准,并非是要作“一刀切”推行的标准。包括江苏在内的各省市,将在各自举行价格听证会后,划定当地的分档基数。到时候,江苏第一档的标准设定多少,可能将按照覆盖70%或80%的江苏省居民家庭的月均用电量来确定。而江苏电费的“月基数”怎么定,则要看江苏居民的实际电量,峰谷电价也很可能与阶梯电价并行执行。
这次调电价,用得越多,电价越高,似乎是公平的。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比方:为什么看到“劫富”,却看不到“济贫”呢?
发改委要是征求我的意见,我想问问为什么调价?煤涨价了、物价高了、成本上去了?如果是这样,也请发改委查查清楚,绝对垄断的电力行业有没有挖潜和降低本行业暴利的可能?
大家总说中石油怎么怎么肥,有一条大致的情况:同属垄断行业、电力系统的待遇要远远强于石油石化。
江苏暂未发现“带蛆柑橘”(A11 鹏)
《扬子晚报》说,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说,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一些城市里,在水果市场上发现了带蛆柑橘,市民不小心食用后产生呕吐。
目前南京市场上柑橘产地比较丰富,大多数来自江西赣州,也有部分来自湖南、浙江以及湖北。南京虽然也有来自湖北的柑橘,但江苏省农委植保站的专家透露,目前江苏没有发现带蛆柑橘。而且对于误食了带蛆柑橘,专家说只会让人本能地感到恶心,但不会伤害人体。市民目前无需恐慌,在选购柑橘时尽量注意观察橘子是否有蛀孔即可。
汽车自行车都不许进玄武湖(A9 赵)
《扬子晚报》说,10月1日起,《南京市玄武湖景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景区连同环湖路全面禁车,连员工的自行车也不能入园!从10月8日起,每天上下班的时间,都有电瓶车在四个门口供员工使用。
但是,很多住在周边的市民却颇为怀念借道景区上下班的日子。而对于这样的规定,晨练的市民倒是拍手叫好,很多带孩子玩耍的市民也说“安心”。同时,还有一些市民建议在环湖路单独辟出一条“自行车道”,对此,有关人士说,这种想法不太现实,但是景区不久之后会有自行车租给游客使用,而一旦提供自行车,园区内会划出自行车道。
公共自行车落了一层灰(A41 赵)
《扬子晚报》说,今年9月3日起,南京市分别在江宁和仙林地区推出租借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些公共自行车却乏人问津,不少车上落满了灰尘。这好好的便民措施为啥咱老百姓就不领情呢?原来,这租车可麻烦着呐!想办租车卡吧,可值班人员却根本找不到人影,曾经有位老大爷为办张租车卡跑了3趟,每趟都等了3个多小时,可就是办不到。而且这办卡的费用也不低,需要300元,这就难住了一部分学生。再者说,这公共自行车没锁也没货架,不方便停业不方便带小孩……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录新举措:试点考录工人农民(赵自选)
《中新网》说,昨天,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布消息,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15号起开始报名,招考人数增加千余人,85%将录用基层人员,单列100个名额招大学生村官,在海关、国税、铁路公安三部门试点考录工人农民。
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加大基层人员的比例的同时,第一次对工人,农民兄弟们敞开了大门。这的确给优秀的工人、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期盼。其实,进入公务员队伍,关键看的不是出身,只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管是谁都可以考进公务员。何必在乎他以前是工人还是农民呢?但是,一项好的政策出台,一定要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去保障。如果没有约束,这个新措施难免流于形式,最终变成标榜公平、装点门面的幌子,而所谓“优秀”工人、农民的资格甚至会成为另一种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们有太多的教训了,希望这次的新措施不要再走上过去的老路了。
谭维维王铮亮任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 暂不授课(鹏)
《中国青年报》说,近日,“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选秀明星谭维维、王铮亮,返回母校四川音乐学院参加“回报师恩”的见面会,并受聘担任该校通俗音乐学院的副教授,但是,二人暂时不承担授课等日常教学工作。此消息发布后,质疑声不断。在某知名网站上的一项问卷中,当被问及:选秀明星当副教授,您看了该消息心情如何?九成以上的网友人选择的是:“搞笑”!
近年来,明星到高校当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成龙被北京大学艺术系聘为“特聘讲座教授”,周星驰被聘为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曾志伟受聘担任海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艺术学院院长等。由于案例很多,有网站甚至专门开设专题,罗列了一批“当教授的明星”。不过,真正能履行教授职责的明星却是屈指可数。聘请明星当“教授”,高校无非为了扩大知名度,有利于招生等工作;明星也在名利之外,收获了一顶学术的头衔。看似双方各有所得,但其实无非是在糊弄学生、糊弄社会、糊弄学术。
高校热衷于请明星当“教授”,这体现了一些大学文化的庸俗,是教育产业化的恶果。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