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迪庆比北京更有文化
    到迪庆仅有两次上街的时间,但迪庆的建筑充满了藏族特色,不管是高楼还是平房,一律保持藏族的建筑风格,这种观念比北京先进。
    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充满了民族自卑感,但凡有个建筑,从取名到建筑特色,一概要强调美国概念、英伦概念、澳大利亚概念……,惟独没有中国概念。似乎建筑用了洋人的理念,我们就先进了,甚至从骨子里认为自己已经不是普通的中国人了,能沾上洋气了。真是可悲!
    中国人的不自信来自鸦片战争,从1840年开始,中国一直受到国外强敌的侵略和蹂躏,丧权辱国,割让土地。于是,一些文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文化的落后,于是高高举起了“砸烂孔家店”的旗帜。直至今天,谁能说出中国的主题文化是什么?砸烂了老祖宗的东西,但外国的民主、法制、科学又没有成体系地学到,只学了点皮毛,这就更加深了民族的不自信。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在城市建设上大革文化命,铲除一个个古城,建成中不中洋不洋没有统一规划的城市。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看日本电影,用航拍镜头鸟瞰东京,高楼林立,没有统一的色调,于是人们开始议论,人家的城市色彩斑斓,却把北京完整的设计污蔑为“灰头土脸”。随着东方广场落户长安街,一场打着旧城改造的旗号拆北京的运动悄然开始。如今再从天上看北京,与东京何异?与香港何异?东京是被美军炸平了重建后出现的高低错落、没有主色调,香港的建设散发着铜钱的味道,北京呢?是个完整的古城被拆成了东京,亦无异于香港。我为北京而泣……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GDP排行全球第二,军事实力日益增强,难道我们还需要继续跪在西方文化面前自卑地磕头吗?静下心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是什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根是什么?我们这代人该给后代留下些什么?站起来吧,抛弃那颗自卑的心,把臭铜钱扔进马桶,还北京一个中国的北京。
    迪庆的建设者非常有眼光,新建筑、老城区均保持藏族特色,体现出藏族的强势文化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更体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当然,今天的迪庆也存在着北京的隐忧。北京已经变成了全国的首堵,迪庆的交通流量不大,但在交通上体现出的无序让人担忧。盼望着迪庆的建设者给北京做个榜样,把迪庆建成民族特色突出,城市功能协调统一,交通管理有序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