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国”能抵半个故宫么?


    

据媒体报道,湖南新晃县16日宣布,将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建“夜郎古国”。夜郎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如今在人们脑中只留下一句“夜郎自大”的成语。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已经是一些地方政府用滥了的招数,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已经有无数失败的案例在前,依旧阻挡不了各地方政府赴汤蹈火的热情。所以每一次类似的新闻出来,都少不了遭受民众的口诛笔伐。这次的新闻主角新晃县仅26万人,去年财政收入艰难地越过1亿大关,如今一个“来路不正”的景点就要投入50亿,悬殊的数目自然会刺激无数人的眼球。但仔细考证下我们就会发现,这50亿不是(至少不全是)政府投入。新闻中提到,该项目的投资商是湖南玖联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首期投资约为5—7亿元。

如果全部是政府出资,那新晃县的民众就有理由追问,这巨额的投资计划为什么可以凌驾于各项民生工程之上先行;但如果是有企业出资,那自然就另当别论。只要投资方愿意出钱,只要征地、用工等过程合法,那就完全可以去做。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旁观者自然不能以改善民生的定位来要求它。何况“夜郎古国”盖好了,不管能吸引多少游客,总是能解决一些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为地方增加一些税收,不失为共赢的举措。

但是这“夜郎古国”计划的科学性还是有待商榷。投资方“预计建成后每年来当地的游客将达500万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媒体报道,北京故宫2009年全年接待游客为1187万人,也就是说这个人造的山寨景点,每年吸引的游客要接近半个故宫的规模。比较双方的知名度、交通便宜度等综合因素,以目前的常识来判断,这是个很难完成的目标。当地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到该项目的可行性,决不能被巨额的资本冲昏了头脑,听任企业为所欲为,最后人去钱空,在自己的县域只是再添一个“夜郎自大”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