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几日每当我经过清华大学西门或北京大学东门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来自全国的学生,或者是夏令营,或者是行将来此念书的新生。恍然之间发现对于学生而言长长的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即将开始。对于彻底结束中学生活行将进入大学生活的新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大学的第一学期行将开始了。
重回课堂,重回校园,对于步入社会多年在职场与创业之路上锤炼多年打造多年遍染人世沧桑的我,面对着每天经过的这两年中国最高最知名的学府以及莘莘学子们,这样的渴望不禁再次滋生,校园以及课堂,对于我,永远都是重塑思想和洗涤灵魂的地方。每隔几年甚至一两年,我都会创造重回课堂的机会,或者选择某个总裁班,或者在林林总总的邀请函中选择两个高峰论坛到逸夫楼或紫光大厦或清华科技园熏染下课堂的氛围,甚至某年,发展到与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创办培训课程如BDP银行家培养计划,这样就可以每隔一月就可以重返校园,甚至为了便于工作也可以时不时到清华大学的研究院现场办公,清华园的无论酒店还是学生餐厅的简单而不夸张的美味都是值得经常流涟的地方。
对于老生常谈,开学第一课也许并没有那么隆重。
可对于一位新生,对于一位刚从小学升至初中、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刚从高中考入大学的崭新的学生而言,开学第一课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而且值得永生记念。
N之前我做杂志总编之时每期必写的的某篇卷首语的主题是《缘来是你》,缘来是你,这四个字不是特指男女意义上的缘份,而是指同学情谊,那篇卷首语的立意来源是某年中国人民大学挂在校门口的迎新标语。
缘来是你,这四个字,也开辟了我写卷首语的渊源。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带有散文特点的每月一篇的小文竟然也能在那每期发行量六万册的读者们引起些期待与反响,甚至高高地吊着读者们的胃口,似乎,他们每月所期待的,就是那样一篇类似“缘来是你”的随心所欲行云流水的文字。
无论如何,从缘来是你,到迎新生入学,到开学第一课,这样的选题总是一环又一环地勾起我的一串串雪藏于内心深处的某些记忆。高考,江南那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忙着为我买火车票,母亲忙着准备我远行求学的被褥行囊,父亲背着沉重的包裹陪着我跋涉千里到大学报到,母亲站在家门口的榕花树下含着泪抹着眼睛翘首送别,父亲陪着我报到办理完毕入学手续又为我置办完各种生活用品洗发水香皂茶叶水杯之类,然后为了节约一天宾馆费用而连夜打道回府。
我的开学第一课,其实我早已忘记我的大学里的第一课,而如蒙太奇般在脑海中随着岁月的沧桑不断翻新的这一系镜头,构成我的开学第一课的永久内容,这些断断续续的画面的主题最终定格于一个字,爱。
爱,这个字伴随着我遍及大江南北的足迹,伴随着我辗转离奇的生命轨迹,伴随着我的欢乐我的寂寞我的忧伤我的幸福。爱,这个来自于血缘的父爱母爱亲情之爱,它所承载的份量筑就了丰富的世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我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到回家的方向。
开学啦。
当我听到看到子侄辈们返校或进入到新校园的情境,我也不禁泪如泉涌,因为,除了时不时前往北大清华徘徊散步之余,在内心深处,在灵魂的高处,我也开学啦,在崭新的校园和课堂,我将会学到包含爱在内的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开学啦。
20100901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