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腐败的典型之一


  中国人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而这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今却给那些手握教育大权者提供了极好的腐败的土壤。

  近年来越挖越令人触目惊心的教育领域的腐败案件,一个比一个严重,不仅级别越来越高,而且金额也越来越大。吉林省这位总督学不是第一个,相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曾几何时,教育部门被称之为清水衙门,没有人愿意进教育部门,更少有人愿意做教师,曾经有所谓的“穷得像教授”的说法。然而,偏偏那一时候是中国教育界最干净的一段时期,也是教学质量,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段时期。

  然而,自从所谓的教育产业化以来,教育部门就不再是所谓的清水衙门了,至少那水已经不再清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的至理名言,可以说在教育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至今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吹皱了教育这一池春水并搅混了它之后,里面的鱼便开始多了起来,而且也大了起来。

  教育本来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好的方法之一,然而,如今却成了一个制造不公平的地方,这种从人生的起点就开始的不公平,最终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更加不公平,而这绝对不是政府所愿意看到,更不是一个好的政府所应该做的。

  因此,我们为政府肃清教育领域的腐败叫好,但是,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在想,如何才能从源头来防止教育领域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