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公款消费的几点设想


 
 
遏制公款消费的几点设想
 
 
 
高级审计师   张政斌
 
 
 
报载,中科院公布过一项结果:“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我国就需花费1、25美元”。中科院的研究报告是从我国的自然条有较大的严酷性来分析得出的结论。但从形式主义、腐败问题等社会因素分析,我国的办事成本也不会太低。究其根源主要是:预算弹性大,花销不透明;钱是公家的,挥霍不心痛。
机关开支有四大“黑洞”(差旅费、会议费、汽燃费、修缮费)已是不争的事实。黑洞的形成原因有主观的、客观的,但更主要的是制度的缺损,监督的乏力。如何从源头上遏制公款消费歪风,笔者认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釜底抽薪式地“源头截流与堵漏”。
1、改革机关“搞副业”现状,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目前,机关下属所办的宾馆、酒店、服务中心等大多是经营性质的,从暴露的违纪案件来看,这些经营单位往往充当着机关“小金库”的角色,如果说机关办实体是浪费、挥霍、请客送礼、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存在的资金源泉;那么机关搞副业就是个别领导热衷于打着改革晃子谋取小团体或者私人利益的能拿到桌面的漂亮借口。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领导也不例外,副业生产上花得精力多了,主业谋划上肯定要受到影响。因此,机关要提效、要服务,砍掉副业首当其冲且天经地义。
2、改革旅客出行票据格式,加强车船票“个性化”建设。由于现行旅客车船票万票一面及其内容的缺失,使的好心人(或公共机关)在捡拾遗失车船票进行失物招领时,确认失主成为困难;同时也使的失主向车站、码头申请挂失变为困难,因为无法确认谁是真正的失主。因此,在车船票上增加旅客身份信息并成为必备内容,解决以上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使用这种个性化车船票还有如下好处:1、可方便旅客挂失,给失主以人性化关怀;2、可有效遏制“一人公差,全家报销”腐败现象,方便会计、审计监督;3、可有效控制嫌疑人的活动范围,方便纪检、司法部门“追逃”;4、可实现人、票、证三者合一,方便旅客管理(如车船上检票、救护、事故索赔等)。
改革公务就餐制度,加强客人招待“食堂化”建设。一个单位一年招待费多达十几万元甚至近百万,该费用有的单位在公务费支出中能占到七、八成,不客气地说,公务费与吃喝费能划出等号。原因就在于报销发票挂羊头卖狗肉,把美容、桑拿甚至嫖娼费写成餐费的有之,把个人消费及一些不便明列的花销统统列为招待费的有之。如果我们废止吃喝报销制度,全部改为职工食堂就餐制,那么,虚假发票就失去了最终再转化为“货币入腰包”的可能,如此一来,个别人利用职务之便借吃喝之名侵吞公款也就不再那么理直气壮,因此虚假吃喝发票市场就会不打自灭。
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加强干部乘车“货币化”建设。一个单位一年的小车费用开支多则七、八万元,少则三、四万元。据权威人士对小车使用的“三个三分子一”(即公务使用三分之一,领导家属使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的精辟分析,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拿出这个数字的的一半用于公车货币化改革,剩下的一半用于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这对促进社会安定、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改革基建审批制度,加强基建修缮项目“听证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