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项目何以成了豆腐渣?
政府出资补助,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东城口村和新户乡新沟村的几十户村民因而参与了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他们的奶牛养殖小区系一人所承建,然而,交工日期已过了1年多,工程却因施工方的原因,导致未能按时交工验收,并且完成的主体框架地基、墙体也出现了问题,让这些村民们十分懊恼。10月14日、15日两天,记者奔赴东城口村和新沟村奶牛养殖小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调查。 (19日乌鲁木齐在线)
政府出资补助村民参与建设奶牛养殖小区,本来是一件深得民心的为民、惠民、富民工程,到头来却成了一个豆腐渣工程,奶牛进不了牛棚,现实和潜在的损失反而让奶农闹心不已,以至于不得不走上了诉讼之路,令有关各方陷于尴尬。
政府补助项目为什么却最终成了一堆豆腐渣工程?首当其冲当然是承建单位草菅工程质量造成,因此,承建者理所当然必须为此承担责任,相信法院会作出公证的判决。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政策补助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同样是相当关键的因素。
政府出资扶持农牧业生产,还实行最低保护价,农户无不打心眼儿里认为是件大好事。但好事还要办好、办实、办细,不能仅仅给钱了事,还必须在补足的同时能够确保用好、用在点子上、能够切实产出效益,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参与到项目选择、建设、验收工作中来,比如项目选址、承建单位资质审查、工程进度跟踪、质量把关和验收等等,然而,从东城口村和新沟村的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地政府虽然钱到位了,而服务和监管却显得很缺失。
尤其是在养殖棚圈施工中,养殖户发现地基用石头砌筑,砖墙用砂土砌筑,养殖户阻止施工后,镇领导要求继续施工,由三方协商,签订了“保证工程以后的质量不出现问题”的补充协议。可见,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工作不仅缺力度,而且也出现了“豆腐渣”。按说,政府部门或官员发现问题后,理当责令建设、施工者予以整改,严格确保工程的质量,然而现实恰恰相反。结果,大批棚圈都存在质量问题。
原本旨在鼓励发展奶牛养殖,扶持农户致富,结果不但让大家蒙受损失,而且挫伤了大家扩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走向了美好愿望的反面,这样的教训,无疑值得各地认真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