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化 集 团 管 控
(一个集团化企业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http://www.jfcgf.com
文/覃友茂
集团化的企业管理,与非集团化的单体企业的管理,是有差异的,许多企业还没有解决集团化管理问题;进入e化时代后的集团管理——或集团管控,又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
第一:一些企业尚未建立集团化管控机制,便想走捷径,通过软件实现e化集团管理。
第二:集团化的管理模式、思想、方法与工具如何转换为软件模式、思想、方法与工具?
第三:集团化管控的复杂性,给软件的实际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麻烦,提出了许多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例如,集团管理工作程序的有更多的交叉、变化,使本来就有很大难度的工作流设计难上加难;还有集团化的数据管理等等。
第四:过去许多管理软件都是以单一企业管理为目标的;若要进行集团化管控,期望在原来软件基础上作一般性改造,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必须要重新设计和再投入。
第五:现在真正研究过并充分了解和理解集团管控的人十分有限;如果连集团管控都未弄清楚,根本谈不上作出好的集团管控软件。
我想从e化集团管理软件开发与实施的角度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首先,提供软件的公司应有能力帮助客户建立集团管控模式和机制。不可随便承诺,不仅你的软件应是集团版的,更重要你要有能力帮助还未实现集团化管理的公司,构建现代集团管控模式和相应的机制,而且,你所建立的模式和机制应该是适应该企业的条件与环境的。
其次,应该是先建立管理模式和机制,而再开发管理软件,至少是应该交错进行。传统的方法:先调查需求、了解客户的想法,然后便进入软件开发;这种模式使客户的风险很大,因为有大量客户他们也未弄清应该如何进行集团化管控;之所以很多ERP失败,与这种模式无不有关系。
还有,切勿误导客户。许多软件公司常常拿一些现存的模式让客户选择,还以此炫耀或骄傲;其实,这种做法常常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有些客户是缺乏辨别能力的,更何况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
金方策的做法是:
第一步:对企业现状、高层愿望、管理模式、管理问题、企业条件与内外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步:现状与问题交流与确认;
第三步:设计解决方案;
第四步:设计集团管控模式,包括分子模式与机制,如财务管控模式、采购管控模式、HR管理模式等;
第五步:设计集团管控机制,包括各种业务流程、制度、权限等等;
第六步:边设计、边实施。
第七步:根据企业现状和管控模式和机制,软件客户化设置、或客户化开发;
第八步:小范围试运行,征求意见;
第九步:修改完善;
第十步:操作培训;
第十一步:大范围试运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完善;
第十二步:评审交付。
金方策集团版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及其开发与实施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和表现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下面的集团版软件设计模型,能够大体看到基本设计思路、思想、基本功能、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