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一个通知:
本月31日下午,“上证博客全国行”即将在宁波召开,本次活动演讲的三位嘉宾分别是林建勋、淘气天尊还有我三位博主。这次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寻找跨年度的大牛股”,这应该是一个命题“作为”。因为我们在接到通知时就已经限定了演讲的主题内容。很明显,这是一次很务实的活动。没有令人感到非常苦涩的宏观累述,也没有令人昏昏欲睡的行业罗列,而是贴近市场的寻股之旅,而且是要跨年度的。与此同时,上证报还建议我能否从更长远更战略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选股思路和视角。本次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也很感谢上证报能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推出这样的活动。
其实中国股市每五年都会有一个规划,而中国股市也基本上是一个5年为一个周期。而每个五年牛熊转换,都仅仅围绕着党的五年规划在进行。所以,本次活动新兴产业估计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但是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可以走5年牛市?什么样的股票可以值得我们钟情它5年?而这些长期看好的股票当前正是一个建仓的良机,而我们的这次活动是否正好处在跨年度牛市的起点上。这正是我们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一起期待它的到来——“上证博客全国行·宁波站”暨寻找跨年度的大牛股。
详细内容请点击一下链接
http://www.cnstock.com/hudong/2010szbknb/index.htm
接下来我们简单谈一下今天的行情表现。
首先我们看一下今天的行情特点以及近期的市场特征
1、 今天信息技术类个股表现较好;新一代技术信息也是我们7大新兴产业中的一个。根据我的研究,我们可以重点观察的领域分别为3G网络建设的相关设备类公司,三网融合的光通讯设备和部分有线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物联网,移动支付等。
2、 今天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表现强于大盘。这个特点不是今天才有的,尤其是创业板,资金介入的迹象非常明显,而且具有持续性。其实不知不觉中中小板又走在上升趋势中了,创业板如果不考虑估值高的因素,只看技术,算是底部区域,因为上市没怎么涨过。今天创业板1013点,基数是1000点。
3、 银行股、地产股等指标股在震荡走弱。有色等资源类个股出现了分化。但是多数都没有创出新高。
4、 上证指数、深圳综指、中小板短中期均线系统继续呈现多头排列,尤其是深圳综指和中小板应该是再次形成多头排列。如果按照右侧交易法则和追踪趋势的逻辑,现在应该不是担心股市会出现大幅度调整的时候。
通过以上4个基本特征,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市场已经回到了原先的格局:重小盘轻大盘,重题材轻业绩。换句话说权重股行情似乎难以持续。当然现在说这样的话可能过早,说不定下周权重股又来一波。对于这个情况,我是这样想的,不知道有没有道理。权重股会不会涨我们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了,反正站在战略角度,它们不会获得超额收益,如果不是看中眼前利益,它们不会成为我思路下的首选。如果权重股继续涨,那么小盘股和新兴产业的股票表现的土壤只能会更好,不会更差。因为权重股15倍市盈率,10倍市盈率如果说还有吸引力和价值洼地,如果涨到20倍了,那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如果有20倍的权重股和30倍甚至40倍的小盘成长股,我宁愿选择30倍或者40倍的小盘成长股做。所以,我们不怕权重股涨,涨了对“新兴产业+中小市值”的选股逻辑更有利。如果权重股没涨,跌了,那么指数就不好看了,出现了调整,这个时候资金会产生从权重股的挤出效应,我们的选股逻辑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以上分析是从右侧交易的追踪角度去想的。如果从主观上分析,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路。第一,人民币升值和通胀是好事吗?显然不是。他能让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吗?显然不能,这样的逻辑是靠资金吹泡泡的逻辑,这个陷阱如果放在上个世纪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如果放在现在,我估计连卖茶叶蛋的老太太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了。第二,我们现在发展的重点还是传统产业吗?显然不是,不但不是而且还是相反的。如果是这样,中国股市会背道而驰吗?即使背道而驰,还会背道而驰的很远吗?显然也不是。这次CPI创新高,在数据没公布之前,我们就已经先加息了,我们先不说加息对股市是不是有实质性影响,我们就说管理层管理通胀预期的意识。所以,我们的通胀行情不会像2007年那样发生。
现在的关键是,全球性的货币又泛滥了。这些钱会否通过一些途径进入到中国股票市场。我们想象一下。资本项目下我们是管制的,如果这个是可以管理预期的,那么不好管理的是热钱和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热钱不好监测,但是顺差管理我们还是有主动权的。现在我们的人民币升值虽然吸引了热钱的流入,但是顺差会出现减少的趋势,这样外汇占款也会相应减少。所以,中国股市难以出现货币流入性的牛市泡泡。即使出现了这个情况,资金选择的对象也绝不是大盘权重股。如果他们选择了大盘权重股也必然水涨船高,推着其他板块的估值会更高。
其实,选择板块的核心并不是谁更便宜或者谁估值更低,而是选择谁是积极因素的放大器,谁放大的倍数大,谁就是最有弹性和最有前途的板块。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业绩是通过市盈率来放大的。同样是每股收益1元,谁的市盈率大,谁的业绩就被放的大。所以对于相同的业绩增长率,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股价的弹性也越大。
以上分析,其实就是想说明目前的市场格局其实和以往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从长期和战略上看,新兴产业和中小市值的选股逻辑即使不能在短期马上立竿见影,长期也不会输给大盘。而作为理念,我个人不主张的品种的频繁切换和热点组合的不断更替。这个世道是公平的。谁也别想把股市的所有热点都赚到,也别想把股市的曲线拉直了去赚。能在牛市中赚到绝对收益,在熊市中及时跑出来,就已经算是高手了。如果能牛市中和大盘同步,在熊市中跑出来那绝对是大师了。如果谁能在牛市中获取超过大盘的超额收益,而在熊市中跑出来,那简直可以成为神了。成为神的确很难。但是成为一个高手,只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能有自己的规则并坚守之,应该也不算难。到底怎么做,每个人都不同。不好强人所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