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晨鸣“环保门”与危机管理


海拉尔晨鸣“环保门”与危机管理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谭小芳

 

海拉尔晨鸣“环保门”回顾——
10月11日,“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拉尔晨鸣”)违规排污再遭环保部门处罚”的消息,让国内造纸行业龙头晨鸣纸业(000488.SH,01812.HK,200488)陷入环保恶评当中。近年来,下属子公司达20多家的晨鸣纸业被环保部门屡发黄牌,给毛利率相对较低、谋求快速扩展的晨鸣纸业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晨鸣纸业屡陷“环保门”的背后,造纸行业污染似乎逐渐成为如采矿业矿难一样的死结。

事实上,海拉尔晨鸣在今年5月就曾被环保部点名批评,因制浆生产线至检查时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被要求限期整改。对此海拉尔晨鸣在公告中特别强调,“该制浆生产线是原海拉尔造纸厂1966年投资建设而成,1989年进行过技术改造。当时该制浆线一直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我们接管海拉尔造纸厂后进行了技术改造,凡是经过技改的项目,像污水深度处理等,都按照国家规定做了环评及验收的。而被要求整改的那条线,是没有经过改造、沿用了原造纸厂的生产线。”孙玉江声称,环保部门从未要求海拉尔晨鸣对此线进行环评。然而,在2003年颁布的《环评法》明文规定新建、改扩建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国家环保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公司进行环保自查的背景下,海拉尔晨鸣重组11年未能履行环评手续,上述理由显然难以打消外界的质疑。而其控股企业晨鸣纸业,也因为地方控股公司不断涌现的环保丑闻和集团自身的问题,屡上“黑名单”,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认为,产品是品牌的生命之根——消费者信任是一道不容有任何疏漏的防线,像“海拉尔晨鸣”这样的品牌,更有责任守护好这道防线......其实,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机,但危机的来临却并不以为任何人意志为转移。西方管理格言一语成谶地告诉我们: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对于企业及组织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血与火的危机考验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抛下愤怒、无奈、哀伤,以冷静、坚定的心态直视危机的来临。海拉尔晨鸣“环保门”的危机事件希望能够给所有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启示:危机如何形成、危机爆发有什么样的扩散路径、危机爆发之后应该如何管理。

危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面对危机的压力,每一家企业的管理者都面临风险的决策,面对危机的压力,因为决策得当可以控制住危机之火的漫延,决策失误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危机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当危机来临之时,如何冷静分析形势,权衡各方利益格局,从而在复杂的利益与情感的博弈中做出最正确的决断,这正是在一种危机四伏的时代中,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必须培养的关键管理力。

中国企业的死亡率很高。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不例外。死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制度问题,有的是因为管理问题,有的是因为产业选择问题,也有的是外部环境问题,还有不少企业是因为不善于进行危机管理。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所有企业经营者不得不认真学好的一门必修课。

古往今来,只有常胜将军,没有永胜将军。商场如战场,只有长胜企业家,没有永胜企业家。企业危机乃至“商海沉浮”,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关键在于正确应对。因此,危机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随着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媒体监督和经济法规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品牌危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而危机发生的频率、产生的影响力和波及的范围都足以说明中国品牌已进入了危机高发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预防以及能否在危机发生后成功地进行危机管理,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谭小芳老师(预定谭老师危机管理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分析过国内外上百个案例后,发现大部分危机都可以定义为四个基本问题:

1、你知道什么?
2、何时知道?
3、采取何种措施?
4、如何确保此危机不再发生?

正如人们会受到病毒感染要生病一样,公司在经营中要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便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惟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

不善于分析问题,会让人整天瞎忙;
不善于表达问题,难以得到领导的赏识:
不善于解决问题,则像只顾埋头拉车的“老黄牛”一样吃亏!

不善于危机预警,会听不到危机的脚步;
不善于危机处理,会挡不住危机的无情蔓延;
不善于危机管理。则让企业坐失良机,甚至陷入误解、敌意、小道消息和负面报道的无底深渊!
“危机管理”告诉你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危机管理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力挽狂澜而且能让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国古代《兵经一百》里说:“目前为机,转瞬为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危机”两字,着力在“机”字,能够转“危”为“机”,力挽狂澜,扭转局面,方显沧海本色,才是真英雄的气度;在动态中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在逆境中变劣势为优势,才是真本事。企业处在开放的环境中,不管大小、潜在突发、行业的还是自己的,也不可能一次都不遭遇危机。谭小芳老师认为,作为客观存在的企业危机,具有多棱性和互相转化性。

比如,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这个门那个门、2010年的霸王洗发水,还有这次的“环保门”等等,本来是一种潜在危机,然而因为企业的忽视,突然就变成了:比如三鹿的突发危机。在奶行业的那场危机中,三鹿最初是小危机,但由于其对举报的漠视和推诿,在经济利益推动下继续任意妄为,于是变成了大危机。

然后又从一个企业的大危机,突然转变成了行业的大危机,但在行业的大危机中,相对于三鹿,伊利因为面对危机,积极承担了自己的责任,相对就成了小危机。而又相对于这些企业的大危机和小危机,三元则因为积极面对行业的危机,这场行业危机委而变成了扩大市场,重塑企业品牌的机会。谭老师表示,由此可见,危机与机会总是互相包含,小危机和大危机须臾不可分,行业危机与企业危机也能互相转化,潜在危机不正确处理与突发危机其实只有一纸之隔。

我在很小的时候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强盗特重视培养他的孙子,在他孙子成年之时就拉着他的孙子上第一课:即参观绞刑架。他对孙子说:"你一不小心、一失手就要被吊死。"孙子说:"谁要敢吊死我,我就把绞刑架砍了。"但是爷爷说:"可不能砍啊!如果没了绞刑架,大家都成强盗了,我们做什么?"这个故事说明,机会与风险永远同在,如果风险没了,机会也就没了。

老辈人说风险与机会并存!我则进一步认为--危机即转机。谭小芳老师个人希望海拉尔晨鸣一路走好,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