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补偿费 貌似有情实无情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官员因收受贿赂落马。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调查时却发现了这样一种令人诧异的现象:一些贪腐官员在刑满释放后,竟“意外”地收到了原行贿人送来的巨额“坐牢补偿费”,有的甚至公开炫耀。(20日检察日报)
贪官因受贿罪入狱服刑,行贿人给予“坐牢损失费”进行“补偿”,乍一听说,还真让人觉得行贿者与官员是有情有义的哥们,而非薄情寡义之人。然而,细究寄生在社会里的这种孽情,却如阴雨天太阳偶尔露一回面,道是有晴实无晴。
看到太多的贪官在东窗事发后,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忏悔,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自己是一时糊涂,要痛改前非,祈求社会和公众的谅解。然而,事实证明有些贪官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幡然醒悟”,貌似在后悔、反省,实则心里依旧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经过若干时间的“改造”出狱后,对人家奉上的所谓“坐牢损失费”还是笑纳了,说明其贪腐本质并没有改,根本就没有洗心革面的主观愿望。这显然是在欺骗人民的感情,跟某些贪官讲真情实感,那是对牛弹琴。
谁都知道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的所谓交情,实质上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行贿者看似很重义气,对贪官坐牢感到过意不去,一笔不菲的坐牢补偿费似乎表现得情真意切,而实际上还是在陷对方于不法、不义,拉对方二次“下水”、再度犯罪;按说,主动坦白交代罪行,本该图个从宽处理,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个别贪官却希望能够多关自己几天,目的就是要给行贿者一个很讲交情、迫不得已的假象,如此虚情假意怎能不让人大跌眼镜。
“坐牢补偿费”的蛊惑性更在于,行贿人通过“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可以给其他官员留下“重情轻利”的好印象,以利在原来的腐败交易链被斩断后,能够迅速猎取新的目标,尽快修复与官场的关系,进而继续为自己谋取更多的不法利益。所谓的重情,不过是利益寻租者向官场投下的诱饵,甚至可以说是精心设定的圈套,与谋财害命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寄生在肮脏交易基础上的“坐牢补偿费”,其重重危害不但须引起反贪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同样值得官场中人玩味:基于权力交易构筑的友情,无论有多逼真,其实都貌似有情实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