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有双火眼金睛



李敖全家福(左),剧中马蔚然全家福(右)

 

   《黎明之前》中的一张道具照片,居然是修改过的李敖全家福,李敖之子为此怒斥剧组侵权——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穿帮小花絮,不仅成为该剧热播的一个注脚,更提醒所有影视剧制作方:观众有双火眼金睛。要想减少被挑出差错的几率,拍戏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千万别心存侥幸,糊弄观众。
    网络时代,几乎每一部热映热播的影视作品,都逃不脱被挑出差错的命运,这已经成为某些观众观影观剧之余的一种乐趣。观众踊跃找《黎明之前》的茬儿,反证了它的成功。对于烂片烂剧,大家还懒得费劲去挑毛病呢。
    面对观众的火眼金睛,影视剧制作单位在拍戏时,首先要有对观众负责的严谨作风,精益求精,尽量减少差错,尤其是要避免出现硬伤。错用李敖全家福这样的瑕疵,不至于影响《黎明之前》的好看,而刘新杰对98266这个秘密电话为何打到他家,始终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样的情节硬伤,才是该剧难以超越《潜伏》的根本原因。
    当然,没有天衣无缝、十全十美的作品。再认真仔细,也难免挂一漏万。因此,一部影视作品上映播出之后,主创人员一定要做好被观众挑刺批评的心理准备。要放低姿态,端正态度,坦承疏漏或差错。能修改的,尽量在下轮播出时修改。新版《三国》在二轮播出时,就及时修改了首轮播出时观众挑出的十几处穿帮镜头和差错。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即使不认可观众的挑刺,也希望您要谦逊一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不能像新《红楼梦》播出时那样,主创人员和挑错的观众唱对台戏。收视率是上去了一些,但再怎么辩解,一部戏的口碑还是得观众说了算。(载于京华时报2010年10月27日A33版“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