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抢先下线 何日卖到美国?


    广汽本田的“理念”,东风日产的“启辰”,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甚至德国曼恩集团宣布与中国重汽合资之后也要启动一个全新品牌……在是否“纯属多此一举”的争议声中,合资企业的自主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人们可以有千万条理由质疑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但无法否认打造自主品牌汽车将是谋取市场话语权的一条有效途径。

 

宝骏抢先下线  何日卖到美国?

 

    

    中国汽车业“摸着石头过河”走到今天,合资企业的汽车自主品牌诞生了。对于国内汽车市场上的这一第三类品牌现象,业内争议许久,至今难以平息。许多人仍然怀疑,这类依托于母品牌成熟平台和技术进行消化和再创新的新品牌,能够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如果不能,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无疑将成为合资企业应对政策调控并打压国内中低端产品的利器;如果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依然走不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管理层煞费苦心的产业谋划是否又功亏一篑?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层面已经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热情。在乘用车领域,从品牌到产品的扎堆跟进,抢先推出首款量产车成为第三类品牌的一股潮流,当前已经发布的三大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中,东风日产启辰量产车有望年底下线,广本理念将时间表定在了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上汽通用五菱更是出人意料地将宝骏下线定在了11月18日。

 

    你追我赶各怀心思

    上汽通用五菱将自己的首款自主产品正式命名为“宝骏630”。记者获悉:采用业内流行的“品牌+数字/字母”命名模式(即首位数字代表车系,中间数字代表厢体形式,末位数字0代表的第一代产品),宝骏首发车型为一款3厢A级车,近几年内,上汽通用五菱将在宝骏旗下每年推出一款产品,未来还将开发SUV、MPV等其他乘用车型。

 

    借道自主品牌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全面进军乘用车领域,首发A级车遵循了企业发展固有的循序渐进模式。而启辰的首款车型定位为中级车,据东风日产高层介绍,东风日产的启辰生产无论放在花都工厂还是襄樊工厂,都是以单台车来进行生产,每条生产线都可以满足四个平台的车型生产,两条生产线也是有平行车型。“也就是说一两个车型在两条线上都可以生产,这样可以保证每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通过一条线生产四个平台的车,通过两条生产线上建立平行车型,可以把东风日产所有的产品机动在各个线上生产,保证产能满负荷。”

 

    与现有车型共线生产,东风日产显然将自身的产能负荷摆在了首位。启辰的上市日预计到2012年,将采取独立的销售体系。

 

    合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市场换技术”的一块试金石?据了解,为了确保宝骏的高品质需求。上汽通用五菱在冲压、焊接、喷涂等关键程序都将严格遵循通用汽车制造标准和方法。比如引进进口模具满足复杂的车身造型设计以及冲压质量,车身材料大量使用高强度钢,采用全封闭冲压工艺以及高光检测系统,宝骏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均采用自动化焊接;在淋雨、压力和时间等耐久性检测上完全遵从通用汽车的生产制造标准进行,以此支持实现宝骏的高品质承诺。

 

    在配套体系建设上,同样完全按照通用的标准和流程来选择供应商。从零配件质量上,上汽通用五菱通过“采用高品质配件,优势零配件技术资源深度参与以及品质承诺延续包干到消费者”等三个层面,全方位保证宝骏的产品质量,柳州河西工业园内,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正在同步推进,目前已有博世等国内外知名生产商和多家企业陆续入驻。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西部工厂将作为宝骏生产基地,按照“通用全球标杆工厂”标准,当地正在有序展开产能提升和工艺以及生产线的同步化改造。

 

价格优势价值几何

    根据3家企业发布的自主品牌产品战略,各家企业的研发、制造均按照母品牌汽车的成熟模式进行,各项标准均以同级车领先要求,价格将低于其所属的合资品牌同级别车型,而与传统的自主品牌迫近,这就是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汽车。

 

    如同其他中国制造产品一样,物美价廉的合资自主品牌汽车能否像其他商品一样最终成批量走出国门?

 

    针对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勃勃雄心,前美国首席贸易代表、美国WilmerHale律师事务所高级国际合伙人查琳·巴舍夫斯基(CharleneBarshefsky)认为,现阶段中国制造汽车的服务、质量和信誉保障等等都还是弱项,所以中国要想打入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市场还很难。

 

    据了解,就在中国去年超越的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美国,乘用车的比例大概是2.5%,而中国这个数字却占到了25%,此外,中国现在的生产能力还在不断增加,相对而言,美国汽车的生产能力在下降,欧洲则停滞不前。随着中国的市场不断扩大,国内企业纷纷扩大产量。

 

    查琳说,由于过去10年美国汽车行业的生产力减少了一半,也就是说他的就业率也大量削减了,这对于美国的经济构成了很大冲击,由于美国的汽车行业的竞争力降低,35%的美国的乘用车实际上依靠进口,商务车进口的数量相对较少。相比之下,日本乘用车进口占4%,韩国7%,欧洲的进口车的比重只有6%,中国商务车、乘用车所有进口量加起来只有4%。

 

    她认为,从贸易上讲,起码有三点对中国汽车出口不利:首先中国的外汇政策,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是否人为让中国的出口更具有竞争力;第二点认为中国对贸易入市的承诺,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有待于提高;第三个方面认为中国政府的补贴程度特别是对汽车行业的补贴程度,中国汽车出口的比重越大,这些出口汽车的价格就会下降,中国汽车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占的越多,就越有可能使得其他国家在贸易方面对中国的汽车出口施压。

 

    这位前美国贸易代表全然未提国内汽车市场已成为合资企业外方的提款机。尽管全球范围内汽车贸易并不十分活跃,但是情况也许会很快改变,由于汽车业带动着众多行业的发展,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的消费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在汽车出口过程中,当地的经济、商业政治环境以及导致的政治压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宝骏考验美国市场

    众多人士一致认为,2015年国内汽车产能扩张将达到极限,到那时,企业寻求出口在所难免。

 

    对此,查琳建议:“中国的这些汽车生产商,首先应该认真评估每一个出口的市场,要认真思考当地的国家政策,考虑消费者的反映,考虑出口的时间,比如如果美国的汽车行业相对是比较不景气,汽车价格下降,如果他的汽车产量在削减,那么这是不是中国汽车行业打入美国市场好的时间呢,你觉得这时候中国出口会不会遭到当地的一些反对呢?这是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

 

   “第二就是应该循序渐进,应该逐渐打入,采用渐进的方式,同时价格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市场和设计,而不是说大幅度地削减或者说大减价去获得市场的份额,应该根据市场进行价格定位。

 

    “第三是中国的汽车行业应该和当地的出口市场的这些汽车行业进行合作,创造一个双赢的机会,比如说让他们也能够打入中国的市场。

 

    “第四要学习一下韩国、日本,应该把自己的汽车生产的汽车厂家,直接设在我们想打入的市场。”

 

    首发车型主攻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中级车市场,志在“成为该级别市场的主力军”,定位为“第一个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拥有国际标准质量和可靠性、平易近人的自主品牌”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号称“凝聚了股东方的优势资源”,到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在乘用车领域应该具备全系车型生产能力和相当的产能规模,具备相当的出口能力,其股东方的资源应该就是通用汽车的资源,如果上汽通用五菱自主品牌汽车不能踏上美国本土市场,那将是一件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

 

 

    发生在今年年初的丰田全球召回事件让人们深深感觉到,汽车产业离政治是如此之近。这一点从国内汽车今年前9个月的出口表现上也能看到。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9个月,出口前5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分别为奇瑞、长安、长城、东风和北汽,稳坐年度出口冠军宝座的奇瑞全线飘红的主要海外市场是:在俄罗斯市场,奇瑞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在埃及,奇瑞汽车已跃升至该国市场主流品牌前5名;在巴西,瑞虎连续两年被评为“最佳SUV”……

 

    但奇瑞在美国市场曾折戟沉沙,上汽通用五菱所具有的“股东方的资源优势”奇瑞不曾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