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鐵時代的改變


     

   六月中出差到武漢,特別安排搭乘一趟中國第一條高鐵到廣州,體驗一下中國第一條高鐵之快速與便捷,為這個世紀的重要工程做見證。

 

    我個人許多年前在日本搭過日本新幹線,對於日本高速鐵路的進步深深感到敬佩。台灣南北高速鐵路全長400公里,歷經長達八年的修建,於2007年通車,在台灣也時常搭乘台灣高鐵往來台北高雄,不管商務或是旅遊都非常方便,也看到台灣高鐵改變了南北知差距的面貌。

 

    中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各數千公里,數千年來的經濟發展是靠著黃河、長江、珠江三條東西向的大河來帶動,縱衡中國的鐵路也只不過是近百年的事情,帶來了中國經濟初級的發展,一直到八零年代,政府積極投入基礎建設,建設全國高速公路網,鐵路網也經過數次提速,四通八達的鐵公路網,帶來了經濟飛速的進步。

 

    全國範圍的高速鐵路規劃建設,自2000年開始積極規劃展開,武漢到廣州已經於今年五月通車,北京到天津高鐵於2008年通車,南京到上海將於七月通車,福州到廈門高鐵本月通車,北京到上海高鐵正在大興土木積極施工中,預計今年年底可以通車,當一條條東西向、南北向的高速鐵路在中國的大地上棋盤式的開跑後,我預見將會帶來中國經濟另一波飛速的成長,不僅是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經濟強國,甚至在2030超越過美國。我個人觀察的不是高鐵時代將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我更關心的是高鐵將會帶給中國什麼經濟之外的影響,這個議題更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在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寬敞明亮的高鐵車廂里,高速火車一路奔馳,將兩旁的青山綠水一幕幕劃過眼簾,拋在眼後,我興奮的盯著窗外的美麗風光,從來沒有這麼貼近過這一片大地,過去十年我搭飛機在各大城市之間穿梭,看著每一個城市裡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城市裡每天車水馬龍,街道上擁擠的行人,以為這就是中國,可是當高速火車奔馳在綠色的大地上,越過青翠的稻田、廣闊的湖泊,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山洞,一點都感覺不出擁擠,我覺得這塊大地還可以再養育13億的人口,讓我們的日子可以過得更好。

 

    我一邊欣賞眼前的大山大水,一方面在思考,高鐵時代來臨,將會改變什麼?

火車經過湖南境內,我遠遠見到有幾個年輕人站在鐵道圍籬外的小山坡上,望著火車經過,他們的目光一直跟隨著快速經過的火車,直到列車消失在他們的眼簾,他們沒有離去,他們在等待下一列火車的經過。小時候,我也曾經在鄉下的鐵道旁,看著一列列吐著白煙的火車,緩緩駛過我的眼前,奔向遠方。我不知道他們會在那兒站上多久,但是我比較有興趣知道,這些年輕人看著火車飛速經過眼前,他們心裡在想著什麼? 他們可能出生到現在沒有一天離開過自己出生成長的鄉下,每天在田裡幫忙父母種田,過著樸實的鄉下生活,他們可能在想像火車停下來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景象? 那個地方是否有他可以容身之處? 他們可能在心裡默默的告訴自己,有一天他們也可以搭乘這列高鐵到繁華的大城市,去發展他們的人生,或許高鐵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我心裡在想中國會有多少年輕人,與這些年輕人一樣,站在高鐵軌道旁的小山丘上,看著一列列飛奔的火車經過,夢想著他們年輕的夢想,他們的夢想可以實現嗎? 這可能是我更關心的事。

 

    到底高鐵時代來臨後,將會改變什麼? 我試著從非經濟的因素來思考,因為這些非經濟因素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更長久更深遠….

 

    親情更近了

    相較於大陸,台灣地方真的很小,不管你是外出打工或是求學,每逢過年過節,外出的游子一定會返回故鄉,探望父母親,與家人團圓。我到了大陸之後,才知道有許多到沿海大都市打工或求學的年輕人,一方面家鄉路途遙遠,一方面路費不少,他們難得一年才回去一次,甚至幾年也不回去一次,這事讓我很驚訝,我相信他們不是不願意回去,而是回去一趟太折騰了。

    幾年前汶川大地震時候,公司還給來自災區附近的同仁出了路費,給了公假,讓他們回去幫忙重建家園。最近幾年由於飛機、鐵路等交通工具更快速了,外出打工的朋友返鄉的次數也增加了,不過我總還是習慣性的問他們,多久沒有回家去探望年邁的父母了。對我而言,親情是人世間最可貴的事,家就像是個溫暖的避風港,不管你是否功成名就或是一事無成,親人都會無條件的歡迎你,家也是外出游子日夜思念期盼回去地方。

    高鐵普及之後,家不再那麼遙遠,親情近了,親情可以化解許多社會的矛盾,避免許多社會的犯罪,這個價值是無法以經濟成長來衡量的。

   

    終於見識到城鄉差距

    速度改變許多看法,過去人類的移動速度不快,你感覺不出變化與對比。當高鐵慢慢的滑出車站,高樓大廈擁簇的畫面瞬間變成了散落田間茅屋的景象,城市裡穿著時髦的行人,一瞬間看到的都是田間耕作的老農,路上的急駛汽車變成了優閒的單車,你會感嘆短短不到一個小時間,你見到的世界竟然這麼不一樣!

    高鐵讓城市裡忙碌的人們羨慕鄉村裡悠閒百姓的生活,高鐵也讓鄉村裡純樸的百姓嚮往城市理居民現代化的生活。高鐵時代的來臨,將會見到這光譜兩端的城市居民與鄉下百姓,產生移動,各自尋求自認為失去的生活元素,城鄉之間不再是一道鴻溝,而只是一道透明的牆,城鄉差距不再另人驚訝。

    當這個國家的城鄉差距拉近了之後,離和諧社會就近了,因為高鐵讓每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型態,你不必一輩子在農村裡務農,你也可以選擇到農村過你要過的日子。

 

    人才返鄉、產業內移

    今年春節沿海城市出現30年來罕見的缺工潮,因為八零後的年輕人,不再像他們的上一輩人一樣願意吃苦耐勞,他們可能選擇留在家鄉當啃老族,這股社會趨勢,讓許多勞力密集的產業,不得不將工廠往內地遷移,高鐵的普及,將會加速產業往內地移動,這對促進中國城市均衡的發展,會起很大的作用。北京上海深圳漸漸不再是年輕人築夢的首選,因為他們可能窮其一生,也無法在沿海城市,掙到容身之地。這才能建構一個均富的社會,減少貧富差距,保障社會安全。

   

    今日中國已經是全世界高鐵營運路線最長的國家,四縱四衡高鐵,總共一萬多公里,每天可以運送上百萬人次,穿梭於中國的大地上,這樣的快速將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們交會接觸,將會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產生量變到質變,我們樂見一個全新的、進步的、均富的、和諧的、溫馨的、民主的、自由的中國,在高鐵的催生下早日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