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发展模式”?
2010年10月29日/董秀成
当今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变成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诸多事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述变化,归根结底归功于中国通过30多年改革开放而在经济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归功于邓小平先生开创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归功于伟大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所释放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
人永远都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旦被某种制度环境所释放和发挥出来,那种力量就是十分巨大的,中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明证。
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主要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而且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步伐,先农村后城市,先易后难,逐次推进,形成今天的这样一种被学术界定义的“中国发展模式”。
对于“中国发展模式”一直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试图找寻一种全新的、与传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区别的国家发展模式,并探讨其对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否具有“模板”示范作用。
其实,“中国发展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说到底还是利用了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成分,那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法则: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在经济领域大胆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进而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中国发展模式”又沿袭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政治成分,那就是“高度集中政治”法则:一党执政和层级管理,在政治领域维持稳定秩序,能够集中力量高效率办大事。
中国之所以选择如此“政治集中、经济自由”的模式,除了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国庆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这基本上符合“中庸之道”,既在传统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之间寻求一种“折衷”道路。
当然,“中国发展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够成为世界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是否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是否能够引领中国继续发展和壮大,是否能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能够完全实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政治集中可以带来高效率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政治集中也会带来权力集中,权力集中会导致腐败现象。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一个人如果权力过大而不受约束,那就会使好人变坏人,这是基本常识。
因此,中国今后还必须持续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中国发展模式”,其中限制个人权力、防止腐败蔓延将是政治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打造一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高效运行、服务社会的政府是政治改革的目标。